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情境模拟教学方法

第一节 情境模拟教学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情境模拟(scenario simulation)是指根据对象可能担任的职务或角色,编制一套与该职务或角色实际情况相似的任务项目,将他/她安排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情境模拟教学是把情境模拟的理念应用于教学过程,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知识、学习是与情境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应该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尝试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情境教学是众多的学习理论的实践(见第一章第一节),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人学习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以及掌握性学习与刻意训练的教学理念在情境教学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的,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的、融合的状态,由此力图解决传统学校学习的去自我、去情境的顽疾。正是基于对知识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的主张,情境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本质就是对话,在学习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就是广泛的社会协商。而学习的快乐就是走向对话。简单说来,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这种方式的学习恰恰是医学教育中所需要的,因此基于情境模拟的医学教育应运而生,并逐渐在多个医学教学领域发挥了良好效果。

情境模拟教学对于非操作性技能来说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方法。非操作性技能是一种智力技能,既可以独立运用到医疗实践之中,又是正确运用操作性技能的前提和保障。非技术操作性技能主要包括情境感知、决策制定、沟通能力、团队协作、领导力、压力管理、应对疲惫七个方面。

情境模拟教学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它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组织和实施,同时要综合运用上面所提到的各类学习理论来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各教学基地为更好开展模拟教学,建设了大量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或医学模拟教学中心。但很多医学模拟教学中心的课程中还主要以单项技能培训为主,而非技术操作性技能的模拟训练不足,没有充分发挥模拟教学在岗位胜任力培养上应有的作用,情境模拟教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很好的教学方法。如何适应目前基于胜任力的医学教育改革,建立适合的医学模拟教学课程,培养能够胜任情境模拟课程的师资,是模拟教学重要内容之一。 /xfyHuhSUXnzsizD6LhBCLBmFAkLIAqXJFyF+eOU/9zF0eUm8+sxM/emKrk0kPR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