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操作性技能模拟培训的效果

理想状况下,一项医学操作性技能的模拟培训能够获得以下三个层次的效果:通过模拟培训,在模拟情境下学员的操作性技能显著提高;进而学员在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明显提升;最终促进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双提升。

操作性技能的模拟培训多见于体格检查、手术技能、专科技能操作(如腹腔镜、胃肠镜)等。模拟培训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即通过学员模拟情景下的技能操作表现,了解其对本项操作的熟练程度,从而去评估其对本项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评估内容包括操作相关知识、完成任务的时间、操作表现、操作中有效及错误动作的数量、操作成果及非操作性技能等。目前大量循证证据已证实:在相同培训时间内,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模拟培训能显著提高学员医学操作性技能的知识、技能及临床思维水平。

基于模拟的临床技能培训能够提高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在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模拟培训可以加快初学者入门到熟练的速度,缩短在真实环境中的学习曲线。一项心血管介入的模拟培训——临床实证研究证明,与接受传统培训的介入治疗医师相比,经模拟器培训后的医生介入手术时间明显缩短、造影剂使用量减少。在腹腔镜、中心静脉穿刺、内镜、助产技术及眼科、儿科等专科操作技术中均有实证研究证实模拟培训的优势,但仍有许多专科性强的操作性技能模拟培训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其临床转化效果。

模拟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提升,操作技能模拟培训后的临床实践效果是医学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们共同关注的一个主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模拟培训对患者诊疗效果、安全,乃至医院运营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系列研究表明,相较传统培训方式,接受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模拟培训的住院医师,在内科ICU实践中其相应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显著提高,而穿刺次数、导管调整次数及动脉误穿率均显著下降;32个月的跟踪研究提示,接受模拟培训的医师导致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培训前显著下降。另外,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2015年数据显示,持续4年的产科急症模拟培训使其相关医疗事故的成本降低了26%(2011—2015年),从而在运营成本提升的前提下仍实现了创收。而在David A.Cook等人的荟萃分析中得出,模拟培训对学员照顾患者行为上的效果总体是没有得出有利影响;纳入的部分高质量研究表明,模拟培训可能存在潜在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对病人效果方面,目前仍显示出轻度负面影响。

可以看到,模拟培训对于临床医疗质量的积极作用目前缺乏充分的循证依据,此类研究难度大,在研究设计与实施中存在一系列不可控因素影响研究结果。例如,在对患者预后研究的入选者人数偏少,相关研究的失访率较高,有数据甚至高达25%。所以能够体现在模拟培训层次优势的研究并不多,这需要医学教学管理者与实践者继续探索。 SBZO/Ncb7TIhjvSCe8sgPjej/Fv0it4etdPt1InYprTpoQjuY2NGi/wKguT3aGT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