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面容是否苍白/紫绀,拍打患儿足底,不要摇晃身体(图2-6)。如果没有反应,观察胸廓起伏及有无喘气动作,已学医学知识的人可检查肱动脉有无搏动,总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钟(图2-7)。若没有呼吸和脉搏,立即心肺复苏,同时请旁人去拨打120。如果有意识、呼吸及脉搏,则尽快送院。
图2-6 拍打患儿足底
图2-7 检查肱动脉
解开患儿衣物,将两指(食指和中指)并拢后置于两乳头中点下方处(一指距离),垂直向下按压。
连续有节奏地按压30次,按压频率达到100~120次/分,按压力度应以达到患儿胸廓前后径的1/3(4厘米左右),不宜过大,按压后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图2-8),两指尖不要离开胸壁但也不能额外施压,注意观察患儿面部反应。
图2-8 患儿胸外按压
按压中断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
清理患儿口中的异物。“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即一手掌掌腹(非虎口侧)压于患者前额,使头后仰,另一手两指(食指与中指)侧抬下巴(着力点于下颌前端下方),使头后仰呈30度角(图2-9)。
图2-9 患儿开放气道
保持患儿气道开放状态,深吸一口气,张口包住患儿口鼻部,匀速缓慢送气(图2-10)。人工呼吸2次,每次吹气约1秒钟,观察患儿胸部隆起为标准。吹完移开口,看胸部回落,约1秒钟后再吹第二口气。
拒绝或无法口对口呼吸,可单纯只进行胸外按压。
图2-10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仅有一人抢救时按30∶2的频率(即按压30次,吹气2口),两名以上施救者(1人按压、1人吹气)按15∶2的频率,即按压15次,吹气2口,重复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进行5轮循环。
再次评估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用时小于10秒钟;如果没有恢复,继续新的5轮循环,直到复苏成功或救援人员赶到。
整理好患儿衣物,注意保暖。
将患儿搂在怀里,面部朝下倾斜,以防舌后坠或呕吐物阻塞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与急救人员交待发病过程及急救经过(胸外按压启动时间或除颤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