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患者置于稳定坚固的平面,取仰卧位。救护员位于患者的一侧(宜选择右侧近胸位),双膝跪地,与肩同宽(图2-2)。请路人立即拨打120并代为寻找附近的AED设备。
图2-2 救护体位与呼救
解开患者衣物,将一只手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五指上翘,另一只手的掌心搭于下面手的背面,五指相扣(图2-3)。身体前倾,双臂绷直,髋关节作为支点,利用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图2-3 胸外按压
连续有节奏地按压30次,按压频率达到100~120次/分,按压深度达到5~6厘米。通常女性应全力力量、男性需八成力量即可达到5~6厘米深度。按压后保证胸廓充分回弹,但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但也不能额外施压,注意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按压中断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
侧头清理患者口中异物。“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即一手掌掌腹(非虎口侧)压于患者前额,使头后仰,另一手两指(食指与中指)侧抬下巴(着力点于下颌骨侧边2厘米),使头后仰呈90度角(图2-4)(怀疑脊椎损伤见第39页)。
图2-4 开放气道
保持“压额抬颏”状态,人工呼吸2次,捏住鼻子,张口包住口唇部,匀速缓慢送气持续1秒(图2-5)。患者胸部隆起则人口呼吸有效。吹完后放松患者鼻翼间歇1秒再吹第二口气。
图2-5 口对口人工呼吸
拒绝或无法口对口呼吸,或病患口中涌出血性液体、化学品等,可单纯只进行胸外按压。
按30∶2的频率(即按压30次,吹气2口)重复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进行5轮循环,用时2分钟。
再次评估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用时小于10秒钟;如果没有恢复,继续新的5轮循环,直到心肺复苏成功或救援人员赶到。
AED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始使用。
整理好患者衣物,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与急救人员交待发病过程及急救经过(胸外按压启动时间或除颤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