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鼻骨骨折是指鼻骨连续性中断,断端成角或塌陷。
2.人口统计学特点
打架外伤、车祸外伤、意外撞伤。
3.病因
鼻骨突出于面部,在车祸、碰撞、打架中容易发生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多为单侧,常见于鼻骨中下段。鼻骨骨折尚无统一分类方法,常按骨折的形态,可分为线形骨折、凹陷骨折、粉碎性骨折与复合性骨折。线形骨折时骨折两端移位不同或轻微,或仅有骨缝分离;凹陷骨折时骨折鼻骨向下塌陷,移位,可为单侧,也可由于暴力来自前方造成双侧鼻骨骨折塌陷,常伴有鼻中隔骨折及移位;粉碎性骨折的鼻骨破碎多为多个骨折片;伴有外鼻明显变形;复合性骨折指同时伴有上颌骨额突、泪骨、鼻中隔软骨的鼻骨骨折。
临床鼻部外伤病史明确,多有骨折侧鼻背肿胀,鼻出血,鼻歪向外伤对侧,相应鼻腔黏膜肿胀。
1.最佳诊断线索
鼻骨连续性中断,可见线状骨折线,断端移位、成角。
2.发生部位
骨折多发生于鼻骨中下段。
3.形态学表现
断端分离、成角或塌陷。
4.病变数目
多为单侧,双侧骨折多可见横行骨折线。
5.CT平扫表现
在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骨窗可显示骨折鼻骨的骨折线与骨折片移位,软组织窗可显示周围软组织肿胀;特别是复合性骨折,可见相关上颌骨、泪骨、筛骨骨折。单侧骨折多可见线状骨折线,断端成角;双侧骨折在冠状面可见横行于双侧鼻骨下端的骨折线,横断面可见鼻骨塌陷,断端成角(图1-3-14)。
首选CT,充分利用MPR重建技术,各个方位。
1.骨缝
骨缝表现为双侧对称,上下连续走行。
2.血管沟
单侧上下走行的线状低密度影,边缘光滑,两端骨质未见成角。
轻微骨折进行止血、清创。粉碎性骨折需进行外科矫正。
图1-3-14 鼻骨骨折
A、B.同一患者;A.横断面CT骨窗,示右侧鼻骨骨折,断端成角;B.冠状面CT骨窗,示右侧鼻骨骨折,断端塌陷。C、D.同一患者;C.横断面CT骨窗,示双侧鼻骨远端骨折,断端塌陷、成角;D.冠状面CT骨窗,示双侧鼻骨远端骨折,断端塌陷,可见横行骨折线
(董继永)
1.概念
鼻骨骨折伴上颌骨额突骨折是指双侧鼻骨及上颌骨额突连续性中断,断端成角或塌陷。
2.人口统计学特点
打架外伤、车祸外伤、意外撞伤。
3.病因
鼻骨与上颌骨额突相连,突出于面部,在车祸、碰撞、打架中容易发生鼻骨骨折伴发上颌骨额突骨折。
鼻骨骨折伴发上颌骨额突骨折多为双侧鼻骨骨折伴单侧上颌骨额突骨折,常表现为双侧鼻骨粉碎性骨折,双侧鼻骨塌陷,上颌骨额突骨折、成角,通常可见伴发鼻中隔骨折。
鼻部外伤病史明确,多有鼻背肿胀,鼻出血,鼻歪向外伤对侧,相应鼻腔黏膜肿胀。
1.最佳诊断线索
双侧鼻骨连续性中断、塌陷,见碎骨片,上颌骨额突可见线状骨折线,断端移位、成角。
2.发生部位
鼻骨及上颌骨额突骨折多发生于鼻骨及上颌骨额突中下段。
3.形态学表现
断端分离、成角或塌陷。
4.病变数目
多为双侧鼻骨骨折,伴发单侧上颌骨额突骨折,较严重的骨折表现为双侧鼻骨、双侧上颌骨额突及鼻中隔骨折。
5.CT平扫表现
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骨窗可显示骨折鼻骨及上颌骨额突的骨折线与骨折片移位,软组织窗可显示周围软组织肿胀;特别是复合性骨折,可见相关上颌骨、泪骨、筛骨骨折。单侧骨折多可见线状骨折线,断端成角;双侧骨折在冠状面可见横行于双侧鼻骨下端的骨折线,横断面可见鼻骨塌陷,断端成角;上颌骨额突骨折表现为骨质连续中断、塌陷,断端成角(图1-3-15)。
首选CT。
1.骨缝
骨缝表现为双侧对称,上下连续走行。
2.血管沟
单侧上下走行的线状低密度影,边缘光滑,两端骨质未见成角。
轻微骨折进行止血、清创。粉碎性骨折需进行外科矫正。
图1-3-15 鼻骨伴上颌骨额突骨折
A、B.同一患者;A.横断面CT骨窗,示双侧鼻骨及右侧上颌骨额突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断端内移、成角;B.冠状面CT骨窗,示右侧上颌骨额突骨折,断端内移。C、D.同一患者,横断面CT骨窗,示右侧上颌骨额突血管沟,相邻层面可见连续走行
(董继永)
1.概念
鼻骨骨折同时伴发邻近上颌骨额突、鼻中隔、眼眶内壁、泪骨、上颌窦前壁骨折。
2.人口统计学特点
打架外伤、车祸外伤、意外撞伤。
3.病因
鼻骨与上颌骨额突、鼻中隔、眼眶内壁、泪骨、上颌窦前壁相连,位于表浅部位,在车祸、碰撞、打架中容易发生骨折。
鼻骨骨质断裂,同时伴发上颌骨额突、鼻中隔、眼眶内壁、泪骨、上颌窦前壁骨质断裂。
临床鼻部外伤病史明确,鼻出血,鼻歪,鼻背、眼睑、面部软组织肿胀。
1.最佳诊断线索
鼻骨连续性中断,塌陷,见碎骨片,伴发上颌骨额突、鼻中隔、眼眶内壁、泪骨、上颌窦前壁线状骨折线,断端移位、成角。
2.发生部位
鼻骨及上颌骨额突骨折多发生于鼻骨及上颌骨额突中下段。
3.形态学表现
断端分离、成角或塌陷。
4.病变数目
多为双侧鼻骨,伴发单侧上颌骨额突骨折,较严重的骨折表现为双侧鼻骨、双侧上颌骨额突及鼻中隔、眼眶内壁、泪骨、上颌窦前壁骨折。
5.CT平扫表现
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骨窗可显示骨折鼻骨及上颌骨额突、鼻中隔、泪骨、眼眶内壁、上颌窦前壁骨质不连续,鼻骨及上颌骨断端塌陷,鼻中隔断端分离、成角,眼眶内壁及上颌窦前壁塌陷,软组织窗可显示周围软组织肿胀(图1-3-16)。
图1-3-16 鼻区复合骨折
A、B.同一患者横断面CT骨窗;A.示双侧鼻骨、鼻中隔、左侧眼眶内壁、蝶窦外侧壁、蝶骨大翼骨折;B.示患者同时伴有左侧鼻泪管骨折。C、D.同一患者横断面CT骨窗;C.示左侧上颌骨额突、鼻中隔、双侧眼眶外侧壁骨折;D.示患者同时伴有双侧鼻泪管骨折
首选CT。
1.骨缝
骨缝表现为双侧对称,上下连续走行。
2.血管沟
表现为单侧上下走行的线状低密度影,边缘光滑,两端骨质未见成角。
轻微骨折进行止血、清创。粉碎性骨折需进行外科矫正。
1.概念
鼻窦窦壁骨折同时伴发窦腔积血。
2.人口统计学特点
车祸外伤、意外撞伤、打架外伤。
3.病因
鼻窦位于面部表浅位置,窦壁骨质薄弱,在车祸、碰撞、打架中容易发生骨折。
鼻窦壁骨质断裂,同时伴发窦腔积血。
临床面部外伤病史明确,鼻出血,面部软组织肿胀。
1.最佳诊断线索
鼻窦壁连续性中断、塌陷,见碎骨片,伴发窦腔积血。
2.发生部位
打架外伤多发生上颌窦前壁骨折,车祸伤骨折范围广泛,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壁均可发生骨折。
3.形态学表现
窦壁骨质断端分离、成角、塌陷。
4.病变数目
打架外伤多发生单侧上颌窦前壁骨折,车祸外伤依据撞击部位,可以主要集中在单独左侧或右侧,也可以发生在双侧。
5.CT平扫表现
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骨窗可显示鼻窦壁骨折,断端分离、塌陷,窦腔可见积血,面部软组织肿胀、积气(图1-3-17)。
首选CT。
1.骨缝
骨缝表现为双侧对称,上下连续走行。
2.血管沟
单侧上下走行的线状低密度影,边缘光滑,两端骨质未见成角。
图1-3-17 鼻窦骨折
A、B.同一患者;A.横断面CT骨窗,示右侧上颌窦前壁、后外壁骨折,右侧上颌窦积血;B.冠状面骨窗,示右侧上颌窦骨折,断端向上颌窦塌陷。C、D.同一患者横断面CT骨窗;C.示患者左侧筛窦外侧壁、眼眶外侧壁骨折;D.示患者左侧上颌窦前壁、内壁、后外壁、颧弓骨折
轻微骨折进行止血、清创。粉碎性骨折需进行外科矫正。
(董继永)
1.概念
外伤导致颅底硬脑膜撕裂,脑脊液漏入鼻腔或中耳鼓室。
2.人口统计学特点
车祸外伤、意外撞伤、打架外伤。
3.病因
车祸或意外撞伤、摔伤导致颅底骨质断裂,硬脑膜撕裂,脑脊液漏入鼻腔或中耳鼓室。
颅底骨折,鼻窦、鼓室积液,鼻腔、外耳道流清亮液体,实验室检查为脑脊液。
临床面部外伤病史明确,鼻腔、外耳道流清亮液体。
1.最佳诊断线索
前颅窝底或鼓室上壁骨质断裂,额窦、筛窦、蝶窦窦腔或鼓室内积液,MRI检查显示颅底脑脊液高信号通过骨折漏口与窦腔或鼓室积液高信号相连。
2.发生部位
漏口多发生在额窦后壁、筛窦及蝶窦上壁、鼓室上壁。
3.形态学表现
窦壁骨质断端分离、成角、塌陷。
4.病变数目
可以单独发生于额窦、筛窦、蝶窦、鼓室,也可以多发。
5.影像表现
①平扫CT表现: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骨窗可显示鼻窦壁骨折,断端分离、塌陷,前、中颅窝底可见骨质缺损,窦腔可见积液(图1-3-18A、B)。②MR水成像表现:前、中颅底脑脊液高信号通过骨折漏口与鼻窦腔或鼓室内积液高信号相连(图1-3-18C、D)。
图1-3-18 外伤后脑脊液鼻漏
A、B.横断面和冠状面CT骨窗,示左侧筛顶骨质不连续,向筛窦塌陷;C.冠状面MR水成像图像,示左侧颅前窝底脑膜脑组织疝入左侧筛窦,颅前窝底脑脊液高信号与筛窦高信号相连;D.冠状面T 2 WI,示左侧颅前窝底脑膜脑组织疝入左侧筛窦
首选CT及MR水成像。
1.积血
积血在MRI上随时间有不同信号表现。
2.鼻窦炎或中耳炎
MRI增强后可见边缘强化。
轻微脑脊液漏可以观察,自然愈合。漏口较大者需进行外科修复。
(董继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