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 刚刚只想着心脏和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了,可以与氧结合的红细胞呢?红细胞怎么变化的?我觉得应该变得越多越好,这样才能运输更多的氧。
老师: 红细胞确实可能变多,但可不是越多越好。你已经知道血液在血管中循环,为机体输送氧和营养物质。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其中红细胞数量远远多于其他血细胞的数量,它的功能主要就是携带运输氧。平原人进入高原几个月内,红细胞数量会开始逐渐增加,一般在3~6个月后,大部分移居者的红细胞数量开始稳定并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红细胞增多有利于血液在肺部结合更多的氧,是一种代偿反应。然而少部分移居者红细胞数会继续逐渐增多而成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过度增多会增加血液的黏滞度,使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阻力升高,不利于血液的流动和循环,反而会加重缺氧。
小王: 红细胞过多反而还会加重缺氧?想想也是,外界环境中的氧气变少了,红细胞只是运输工具,运输工具再多,没有货物也没什么用,而且还可能造成交通拥堵,是这个意思吧?
老师: 对的!而且如果没有结合氧的红细胞比例过高的话,也会表现出来。氧进入血液,实际上是结合到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上。结合了氧的血红蛋白叫作氧合血红蛋白,为鲜红色;没有结合氧的血红蛋白叫作脱氧血红蛋白,为暗红色或青紫色。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嘴唇、口腔和甲床的颜色是红色或粉红色的,面部、手掌和耳廓等处的皮肤是白里透红或微带棕色透红。进入高原后,由于机体摄取的氧不足,没有足够的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当脱氧血红蛋白比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皮肤、嘴唇等颜色变成紫色或青紫色,称为发绀。我们可以根据发绀的程度大致估计缺氧的程度,比如发绀的颜色越深,说明缺氧可能越严重。
小王: 原来是这样啊,又学到一个新词:发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