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推拿基础知识

推拿是中医临床学科中的一门外治法,是中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推拿防治疾病的手段主要是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手法治疗是指操作者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在被操作者的体表做规范性的动作,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功法训练是根据推拿临床医疗的需要,由推拿医务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推拿治疗效果。本章重点介绍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手法的基本要求

手法,是指按特定技巧和规范化动作在受治者体表操作,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一种临床技能。以手法治病古称按摩,经过历史沿革又叫推拿,施术时一般用手,也可因需要而用除手以外的腕、臂、肘、膝、足等部位进行操作,甚至借助一定的工具,延伸手的功能进行操作,因以手操作较多,故名手法。以手法治疗疾病,其疗效的判定,在诊断、取穴及施治部位无误的情况下,关键取决于手法操作的准确性、应用熟练程度和功力的深浅。只有规范地掌握手法要领,操作娴熟并经过长期的功法训练和临床实践,才能极尽手法的运用之妙,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手法根据其适用部位、作用目的有不同分类,一般将作用于软组织,起到松解作用的手法称为松解类手法或基本手法;将适用于关节部位,起到整复错位效果的手法称为整复类手法或活动关节类手法。下面简要介绍两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一、松解类手法基本技术要求

松解类手法种类较多,如一指禅推法、㨰法、揉法、推法、摩法等。每一种手法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但一般认为,这类手法均须符合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基本技术要求,才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一)持久

所谓“持久”是指手法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操作足够的时间而不变形,保持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不少推拿手法在临床应用的时候,需要操作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如果缺乏持久性,势必影响疗效。

(二)有力

所谓“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就是通常所说的基础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力。同一个手法的操作,一般需要重复3~5遍,才能达到很好的累积效应。临床推拿手法在力的运用上,必须做到因人制宜、因证制宜。要根据治疗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施治部位、病证虚实来灵活掌握。如对老年人、儿童手法宜轻;对青壮年、肌肉丰厚处可用力稍重。基本原则就是既要保证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又要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切忌使用暴力,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

(三)均匀

所谓“均匀”是指手法动作要有节奏,用力要平稳,速度不能时快时慢,幅度不可时大时小,用力不能时轻时重。

(四)柔和

所谓“柔和”是指手法动作的温柔灵活及力量的缓和,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手法操作要具有较强的舒适感,动作要灵活,从容和缓,切忌暴力,动作变换自然流畅,毫无涩滞感。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说“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明确提出了手法柔和的重要性。

(五)深透

所谓“深透”是指“力”达到所要治疗的部(穴)位,也就是古人所指的“适达病所”,只有掌握住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才能保证深透。

以上松解类手法的基本要求,这几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不是孤立的,临床运用,需灵活掌握,只有通过长期刻苦的训练和临床实践,才能够熟练掌握,得心应手。

二、整复类手法基本技术要求

由于关节软组织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况,错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多呈痉挛、紧张状态,给手法操作带来一定难度,如果强制暴力操作也会因之造成危险。因此,为了保证手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整复类手法的操作应符合稳、准、巧、快的基本技术要求。

(一)稳

所谓“稳”,是对整复类手法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强调在施行手法整复时,首先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包括排除整复手法的禁忌证和具体手法的选择应用两个方面。就手法操作本身而言,应做到平稳自然、因势利导、避免生硬粗暴。

(二)准

所谓“准”,是对整复类手法有效性方面的要求,强调进行关节整复时,一定要有针对性。首先必须具有明确的手法应用指标,即明确诊断,做到手法与病证相合;其次,在手法操作过程中,定位要准确,如施行拔伸类手法时,通过变换拔伸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可以使应力更好地集中于要整复的关节部位,而在施行脊柱旋转扳法时,则可以通过改变脊柱屈伸和旋转的角度以及手指的支点位置,使应力集中于需要整复的关节部位。

(三)巧

所谓“巧”,是对整复类手法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运用巧力以柔克刚,即所谓“四两拨千斤”,不可使用蛮力、暴力。从力学角度分析,大多数整复类手法是运用了杠杆原理,因此,在施行关节整复类手法时,力的支点选择和力的组合运用十分重要,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体位下的灵活变化,要尽可能地借患者自身之力以完成手法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巧”的技术要求。

(四)快

所谓“快”,是对整复类手法发力方面的要求,强调发力时要疾发疾收。首先,需要对发力时机做出判断,主要依靠手下的感觉,一般在关节活动到极限位置而又没有明显阻力的时候发力;其次,操作者无论采用哪一个部位发力,一般都是运用自身的等长收缩方式进行,即所谓的“寸劲”,极少有形体和关节大幅度的运动;另外,需要对发力时间和力的大小进行控制,不能过大过小。

以上四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应贯穿于每一个整复手法操作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手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二节 推拿介质

推拿时,为了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损害,或者为了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作用,可在推拿部位的皮肤上涂些液体、膏剂或洒些粉末,这种液体、膏剂或粉末统称为推拿介质,也称推拿递质。推拿时应用介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如《圣济总录》载:“若疗伤寒以白膏摩体,手当千遍,药力乃行,则摩之用药,又不可不知也。”《景岳全书》载:“治发热便见腰痛者,以热麻油按痛处揉之可止。”本节主要介绍推拿介质的分类和选择。

一、介质的种类及作用

目前,推拿临床中运用的介质种类颇多,既有单方,也有复方,主要有药炭、药膏、药散、药酒、油、清水、姜汁等,现介绍几种较常用的介质。

1.滑石粉

即医用滑石粉。有润滑皮肤的作用,一般在夏季常用,适用于各种病证,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介质,在小儿推拿中运用最多。

2.爽身粉

有润滑皮肤、吸汗、吸水的作用,质量较好的爽身粉可代替滑石粉应用,可用于多种病证。

3.葱姜汁

由葱白和生姜捣碎取汁使用,亦可将葱白和生姜切片,浸泡于75%乙醇中使用,能加强温热散寒作用,常用于冬春季及小儿虚寒证。

4.白酒

即食用白酒。适用于成人推拿,有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经活络的作用,对发热患者尚有降温作用,一般用于急性扭挫伤。

5.冬青膏

由冬青油、薄荷脑、凡士林和少许麝香配制而成,具有温经散寒和润滑作用,常用于治疗小儿虚寒性腹泻及软组织损伤。

6.薄荷水

取5%薄荷脑5g,浸入75%医用乙醇100ml内配制而成。具有温经散寒、清凉解表、清利头目和润滑作用,常用于治疗小儿虚寒性腹泻以及软组织损伤,用于擦法、按揉法可加强透热效果。

7.木香水

取少许木香,用开水浸泡后放凉去渣后使用,有行气、活血、止痛作用。常用于急性扭挫伤及肝气郁结所致的两胁疼痛等症。

8.凉水

即食用洁净凉水。有清凉肌肤和退热作用,一般用于外感热证。

9.红花油

由冬青油、红花、薄荷脑配制而成,有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

10.传导油

由玉树油、甘油、松节油、乙醇、蒸馏水等量配制而成。用时摇匀,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作用,适用于软组织慢性劳损和痹证。

11.麻油

即食用麻油。运用擦法时涂上少许麻油,可加强手法透热的作用而提高疗效,常用于刮痧疗法中。

12.蛋清

将鸡蛋穿一小孔,取蛋清使用。有清凉去热、祛积消食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发热、消化不良等症。

13.外用药酒

取当归尾30g、乳香20g、没药20g、血竭10g、马钱子20g、广木香 10g、生地黄 10g、桂枝 30g、川草乌各 20g、冰片 1g。浸泡于高浓度白酒中,两周后使用。有行气活血、化瘀通络功效,适用于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骨和软骨退行性病证。

二、介质的选择

1.辨证选择

根据中医学理论进行辨证分型,依据证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介质。但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即寒热和虚实。寒证,用有温热散寒作用的介质,如葱姜水、冬青膏等;热证,用具有清凉退热作用的介质,如凉水、医用乙醇等;虚证,用具有滋补作用的介质,如药酒、冬青膏等;实证,用具有清、泻作用的介质,如蛋清、红花油、传导油等。其他证型可用一些中性介质,如滑石粉、爽身粉等,取其润滑皮肤作用。

2.辨病选择

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介质。软组织损伤,如关节扭伤、腱鞘炎等选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透热性强的介质,如红花油、传导油、冬青膏等;小儿肌性斜颈选用润滑性能较强的滑石粉、爽身粉等;小儿发热选用具有物理退热功效的凉水、乙醇等。

3.根据年龄选择

成年人一般不论水剂、油剂、粉剂均可应用。老年人常用的介质有油剂和酒剂;小儿常用的介质有滑石粉、爽身粉、凉水、乙醇、薄荷水、葱姜汁、蛋清等。 EqhaGk1I/knZElw47auSv9P0pJbRf7hG9UOaoIcUaZyEM53BWw+Rt6H+oN1Tzse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