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31岁,临床孕周约32周。
B超:胎儿左侧颈部耳后混合性包块,起源性质待定,建议MRI检查(图3-8)。
图3-8 胎儿左颈部畸胎瘤
A.胎儿彩超颈部冠状切面示左侧颈部囊性包块(箭)。B、C.MRI T2-haste 冠状位、轴位。D、E.为True FISP、T1 冠状位。F.为DWI,胎儿左颈部见囊实性肿块影(箭),大小约4.5cm×3.1cm×2.6cm,病灶上缘达外耳郭水平,下缘至胸廓入口水平,向内推压咽腔结构、左侧咽隐窝消失,其内见多个长T2 囊性结构,较大的囊大小约1.7cm×1.8cm,DWI 扫描病灶实性部分 弥散受限
畸胎瘤(teratoma)是由3种原始胚层演变而来的胚胎性肿瘤,新生儿畸胎瘤发病率约为 1∶40 000~1∶20 000 [33]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骶尾部及性腺,颈部畸胎瘤仅占3%~5% [34] 。颈部畸胎瘤易引起呼吸道梗阻,需要及时手术切除。畸胎瘤有成熟、未成熟及恶性三种类型。成熟型畸胎瘤属良性肿瘤,临床多见 [35] ;恶性畸胎瘤是指瘤组织中含有恶性成分,不成熟组织比重越大,恶性程度越大;未成熟畸胎瘤介于两者之间,组织成分多样,分化程度不一,病理级别由其内未成熟神经上皮细胞含量多少来判定 [36] 。畸胎瘤成分复杂,MRI表现多样,囊性部分信号均一,实性部分信号混杂,散在骨化、脂肪样信号灶。胎儿畸胎瘤易伴发其他器官发育畸形,如无脑畸形、十二指肠闭锁、脊柱裂等,因此还需注意其他器官有无发育畸形。颈部畸胎瘤若不治疗病死率高,但积极手术,预后良好。
胎儿颈部畸胎瘤需与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甲状腺肿大等相鉴别。颈部囊性淋巴管瘤是胎儿颈部最常见的病变,胎儿颈部畸胎瘤与囊性淋巴管瘤最大区别在于囊性淋巴管瘤内部多为囊性成分,一般无实体部分,且囊性淋巴管瘤在组织间隙中爬行生长;甲状舌管囊肿为颈中线或中线旁肿块,位于舌骨前、后方或舌骨内,沿甲状管走行;鳃裂囊肿多发生在颈前三角区,第三鳃裂多发生在颈后三角区,且多为单发,以上病变一般均无实体部分。甲状腺肿大横断面表现为胎儿颈部两侧对称的均质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