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川贝母的价值

贝母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列入中品,但当时并没有将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等区分开,直到明代《本草汇言》始有“川者为妙”之说,至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才正式将川贝母与其他贝母明确分开,谓之曰:“川贝味甘而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川贝母以其治疗咳嗽的良效,逐渐广为人知。川贝母的价值是广泛的,总体来说,主要涵盖了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等。

一、食用价值

川贝母常用于止咳化痰,是治疗咳嗽的专药,生活中常与梨一起炖服。2002年,《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将川贝母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并沿用至今。

通常民间将川贝母与梨、蜂蜜、枇杷、冰糖等食材搭配,制成各种各样美味可口的润肺止咳药膳。如川贝蒸梨可清热润肺化痰,用于肺部燥热,咳嗽痰黄稠,咽喉干燥;川贝梨炖猪肺,可以润肺化痰止咳;梨蜜川贝膏是用梨、川贝母、蜂蜜、白糖制成的膏,可作为调养之用;二冬二母汤为治疗干咳无痰的良方,二冬指的是麦冬和天冬,二母指的是川贝母和知母,四者经过熬制,因无异味,尤适于儿童服用;川贝母煮橘子,治疗久咳不愈;川贝酿雪梨为润肺消痰、降火除热的药膳;川贝炖苹果或炖梨适于肺燥咳嗽、干咳无痰、慢性支气管炎而痰黄黏稠、鼻干燥者,效果良好;秋梨膏可祛火养阴、止咳化痰。

家庭中最常用的是川贝母和雪梨的搭配。通常为川贝母炖雪梨,先将雪梨洗净削皮,然后切开,去核掏空,将整个梨做成一个梨盅。在梨盅里放入几粒川贝母和冰糖,如果是儿童吃,可以将川贝母捣成粉末状。盖上梨盖,用牙签固定。之后将雪梨放入碗中,隔水蒸30分钟即可。雪梨在蒸的过程中会渗出汁水,川贝母粉浸润到雪梨中,二者相结合,对于降肝火、祛痰止咳、润肺消炎,具有极好的食疗效果,特别适合秋天食用。二者的配伍堪称经典。以此还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川贝母雪梨汤以及含有川贝母和雪梨的各种可止咳、润喉的糖果。

二、药用价值

历代中医本草著作对川贝母的药用价值均给予充分肯定。川贝母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明代倪朱谟《本草汇言》始提出:“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嗽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以上修用,必以川者为妙。……然川者味淡性优,土者味苦性劣,二者以分别用。”其总结了川贝母与浙贝母在功效和功能主治方面的不同,强调了川贝母和浙贝母应区别使用,且川贝母以“润肺消痰,止嗽定喘”见长。自此,贝母中就有“川者为妙”之说,也提示了川贝母较其他贝母具有更高的药用价值。

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正式将川贝母与其他贝母明确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肺,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明确了川贝母长于治疗虚寒咳嗽且补肺,因此,各种补肺药膳或滋补产品中均使用川贝母而非其他贝母。

除《本草纲目拾遗》外,《本草逢原》《百草镜》中均明确指出川贝母有“川贝”“象贝”之分,并总结出“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的用药经验,确定了川贝母独特的药用价值地位。

明末清初,多认为川贝母润肺化痰之力胜于浙贝母,故多用于虚咳、燥咳。至《本草纲目易知录》提出“川贝,理虚痰,润肺燥,功胜”以及“润心肺,清虚痰,安五脏,利骨髓,能散心胸郁结之气,而清虚咳喘促之痰”,同时,记载其主治病证为“虚劳烦热,汗出恶风,咳嗽上气,吐咯衄血,肺痿肺痈,及时邪结胸,喉痹乳难,黄疸淋沥,瘰疬瘿瘤,胞衣不下。除烦止渴,顺产安胎,敛疮口,点目翳”。由于历代中医药专家的不断总结、探索和完善,川贝母的作用逐渐从其他贝母中凸显出来。目前,川贝母被公认为止咳化痰的良药,以川贝母为原料的中成药达100余种。

含有川贝母的常见中成药有川贝枇杷膏、川贝雪梨膏等。2018年2月的美国流感中有部分感冒咳嗽患者服用了中成药“川贝枇杷膏”,成功治愈了咳嗽。这一度使“川贝枇杷膏”成为海外人士关注的焦点。该中成药是以川贝母为主,另有枇杷叶、桔梗、薄荷脑等。

川贝雪梨膏则是收载于《中国药典》的成方制剂,它的处方中除了梨汁清膏、川贝母,还有麦冬、百合、款冬花,共五味药组成。川贝雪梨膏味甜,可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喘促、口燥咽干。

此外,2005年卫生部印发《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的通知,其中涉及的中医药治疗处方中,重证治疗方中就有川贝母。自《中国药典》(1963年版)首次收载广大人民习用的中药起至今,川贝母一直被收录于《中国药典》中;自《中国药典》(1977年版)起,也开始收载有蛇胆川贝散、半贝丸等含有川贝母的成方制剂。综上可见,川贝母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等疾病的药用价值已获得肯定。

三、文化价值

川贝母自古至今都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材,更有“天府之宝”的美称。1982年2月12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药用植物邮票(T72),共7枚,选取7种药用价值大、株型优美、临床常用的中草药作为图案,在普及中药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欣赏到这些药用植物特殊的清新之美。其中一枚就是川贝母,其销售量为此七枚邮票的首位,图案为川贝母基源植物之一——暗紫贝母,刻画了花、茎、叶形象。贝母的种类很多,如浙江产的浙贝母、东北产的平贝母、新疆产的伊贝母等,但只选择了川贝母,主要因其具有良好的润肺止咳功效,应用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2013年,重庆市城口县的太白贝母获得地理标志保护。野生川贝母,尤其是松贝,因其资源稀少,价格较高,销售市场已经发展为以零售为主,很少被用作中成药的原药材投料。随着野生松贝资源越来越稀缺,其终端市场已经发展为以出口或高端礼品消费市场以及养生精品路线为主。 80VWE7Ubh9P2JfPkQ37SY+mVBfZ4WDdZOkfAFJKVvvLEz4ZW4VIoEn+V1qzD7f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