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两字如何解?“寒热”两字的出现应该是人类对自然界温度的描述,或者是指人对自然温度的感受,当被中医运用时,可以描述药性,可以描述人体感受,可以作为症状,甚至也可作为疾病的名称。在《神农本草经》中多处出现了“寒热”,并且“寒热”两字多是连在一起的,不分开,这是什么道理?其中,不同地方的“寒热”,意思是否相同?这些问题不澄清,经文断句就会出现很大的困难。
我在《神农本草经》句读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序录中有两段将“寒热”并列:首先在介绍下药时,“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在序录最后一段,“夫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
《神农本草经》各论三卷,分别叙述上、中、下三经之本草,尚有“寒热”并列的经文,它们与前后疾病或症状有何关系?如何句读?我们选择了3种《神农本草经》校注版本,比较他们对寒热的认识。
荡胃中积聚寒热。(我们的句读)
荡胃中积聚寒热。
荡胃中积聚,寒热。
荡胃中积聚寒热。
《神农本草经》其他校注版本中,有的就将“寒热”单独列出。
心下结痛寒热烦满。(我们的句读)
心下结痛,寒热烦满。
心下结痛,寒热,烦满。
心下结痛,寒热,烦满欬逆。
《神农本草经》其他校注版本中,茯苓句读均不相同,有的将“寒热”单列。
主寒热八疸。(我们的句读)
主寒热;八疸。
主寒热,八疸。
主寒热,八疸。
《神农本草经》不同校注版本中,均把“寒热”当作一病而与“八疸”分开。
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我们的句读)
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
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
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
《神农本草经》其他校注版本中,有的将“寒热”与“邪结气聚”分开。
主心下邪气寒热。(我们的句读)
主心下邪气,寒热。
主心下邪气,寒热。
主心下邪气,寒热。
《神农本草经》不同校注版本中,均把“邪气”与“寒热”断开,作为独立疾病看待。
主五藏腹中积聚寒热羸痩。(我们的句读)
主五藏、腹中积聚寒热,羸痩。
主五藏腹中积聚,寒热,羸痩。
主五藏腹中积聚,寒热羸痩。
《神农本草经》不同校注版本中,均把“寒热”断开,甚至还将“积聚”也断开了。
我在句读过程中反复推敲,尤其“寒热”两字,从神农的“序录”中悟到“寒热”相连多是描述疾病或症状的一种状态或者感觉,不是疾病,不能断开。对照研究《神农本草经》的不同版本,在很多经文句读中均把“寒热”当作一种疾病。仅“寒热”两字,在《神农本草经》经文中就出现了几十处,而这几十处句读若发生错误,将会给阅读带来很多麻烦。
《神农本草经》中,若将“寒热”两字分开,或与其他字结合,多数成为疾病的描述,如:滑石的“身热”;龙骨的“小儿热气惊痫”;白石英的“胸膈间久寒”;紫石英的“女子风寒在子宫”;玉泉的“久服耐寒暑”;麻蕡的“下血寒气”;松脂的“除热”;地肤子的“主膀胱热”;牛膝的“主寒湿痿痹”;石龙芮的“主风寒湿痹”;葡萄的“忍风寒”;葈耳实的“主风头寒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