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看牙过程中可以拿来当反面教材的例子,可是多了去了。不过要从当中抓一个教科书式的典型,从开始蛀牙到治疗中,再到治疗后,能踩的坑全踩一遍的人,那就非“踩雷先生”莫属了。
为什么要叫“踩雷先生”呢?还得从他找我看牙说起。
他第一次来找我是2010年左右,那时候他刚大学毕业。我一看他的牙,发炎了,而且明显有做过根管治疗的痕迹,就是我们俗称的“杀神经”,充填的牙胶尖暴露在牙洞里面,全是黑软的腐质。
“小伙子,以前是不是做过根管治疗啊?这牙坏得挺厉害,当时做完怎么没套牙冠呢?”
“嗐,医生好眼力,当时做完根管,牙不疼了,我寻思着这应该就没事了,还套那玩意儿干啥?还以为医生哄我呢。谁想到前段时间经常通宵做毕业设计,又聚餐什么的,结果发炎了。”
果不其然,我从业二十多年,遇到的大部分患者的想法都是牙治完了就行了,不痛就不用继续管了,连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不例外。
唉,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请看看这个小伙子,根管治疗完不管了,充填物脱落,再次感染根尖,只能重新做根管治疗。
为了了解病史,我问他:“第一次根管啥时候做的?怎么蛀牙的?”
“这可记不清了,好多年前了,好像还在上小学吧?”他突然还有点不好意思了,“小时候我最爱吃糖,因为晚上自己一个人睡害怕,所以经常含着糖睡觉,又喜欢偷懒,不爱刷牙,我爸妈也不管这些。”
大人没有良好的口腔清洁意识和习惯,孩子不但从小会蛀牙,长成大人了也还是会受牙齿问题的苦。他要是不长记性,下一代还得继续走这条路。
就说这小伙子这雷踩得一个更比一个准。儿童本来就容易蛀牙,爱吃糖,还长时间含着糖,还不认真刷牙。这治疗完,医生说做牙冠还不信,自此还就不管牙齿健康了。个个都是蛀牙产生和治疗过程中的雷点,所以我在心里暗自给他起了个外号——“踩雷先生”。感到好笑的同时我又非常痛心,因为来看牙的患者踩了这些“雷”的人不在少数。
这些习惯是引发蛀牙的重要因素。为什么有的人就爱蛀牙?为什么有的食物,比如糖,吃了特别容易导致蛀牙?刷牙和蛀牙关系有多大?治完牙不疼了是不是就可以不管了?慢慢都会给大家讲解。
话说回来,关于蛀牙的坑踩了个遍的人也不太多,这小伙子真的是个典型人物了。
给他做完了根管治疗,我千叮咛万嘱咐,这次一定记得过来戴牙冠!他满口答应。
结果你猜怎么着?
再见到他是三四年后了,已经是孩子的爸爸了。由于患者太多,大部分我都没啥印象,但我一听他说起之前的看牙经历马上想起来了,蛀牙的人常有,“踩雷先生”可不常有。那次回去,他的牙不疼了,就又当没事儿的人了,依然不重视后续的治疗。
这次,他的牙直接断掉了。
不愧是“踩雷先生”!
作为医生,我深知原生牙齿非常珍贵,因为它们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对于患者的病牙,能留的话我一定会“不择手段”地留。但他这种情况我真是回天乏术,除了拔牙没有第二条路了。
给他拔完牙,我又细心叮嘱他一遍,回去要好好刷牙,保护好牙齿。这回还连哄带吓的。咱也不知道这吃了好几堑的“踩雷先生”,能不能长一智……
作为医生,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患者要是自己没有正确的意识和方法,医生再怎么做也只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看着拔下来的牙,我不禁想,这颗牙十几年间经历了两次根管治疗、一次断裂,最终难逃被拔掉的命运。实际上,如果从小做好预防,或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多上点心,这颗牙完全不至于被拔掉。
还有太多的人不够重视蛀牙,不了解预防蛀牙的方法,并且有很多关于蛀牙的误区。所以,作为牙科医生的我,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蛀牙到底是怎么回事?得了蛀牙怎么办。并了解为什么蛀牙疼起来要命,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预防蛀牙……
我想,多一个人知道,就能多改变一颗牙齿的命运,多一个人少受牙病的折磨,多感受一分生活的幸福。我们整体的口腔健康意识也能往前多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