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科普

1.看个牙动不动几百上千,看牙为什么这么贵

先从我作为牙医的个人经历谈起吧。二十多年前我刚实习时,社会上似乎并没有关于“看牙贵”的整体印象。但是,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口腔医疗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我大学实习是在中国四大口腔院系之一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那时候“根管治疗”才刚刚普及,还有少数医疗机构在用“塑化”治疗,短期效果是可以的,但长期效果则不太好。而且根管治疗后就常规用银汞合金补上,烤瓷冠修复并不多见。

那时缺牙修复首选活动义齿,烤瓷牙很少,种植牙则更少,种植体以第一代国产“CDIC”系统为主,便宜、骨结合效果欠佳、长期效果不稳定。当然,种植牙患者的数量相当少,没有这方面的宣传,种植牙也不是缺牙的首选。那时候的口腔医生没有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全凭经验种植,失败率比现在高。正畸则全是钢丝托槽,没有隐形矫正,费用低廉。

患者一般当日即可就诊,不需要网上预约几周甚至几个月。那时我们实习用的牙椅还是“剃头椅”,升降靠脚猛蹬油泵柄;钻牙仅有两台涡轮机,并且几组人争抢着钻,经常把机子拖来拖去;吹干牙面采用捏橡皮球的方式;根管治疗都是手动锉,没有机动镍钛系统,也没有根管长度测量仪,全凭手感,误差大,治疗质量不太高。但是,就这些也能解决大部分牙痛,比吃药止痛效果不知强多少倍。

同时期的美国,已经是电动牙椅配高速手机、三用枪、橡皮障。随后几年,烤瓷牙技术成熟、机动镍钛锉应用、根管显微镜应用、种植牙普及、锥形线束CT(CBCT)发明、隐形矫正开展,等等。国内则紧跟其后,先由全国知名的口腔院校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然后在全国推广。

1998年,在武大口腔医院实习结束后,我进了本地三甲医院口腔科工作。上班后,我发现这里比武大的条件差很多,同学们毕业以后分到的各个地方医院条件也都一样:清一色的剃头椅,涡轮机钻牙,锤子、凿子劈牙拔智齿,后牙甚至没有开展根管治疗,清一色的“塑化”和“干髓术”。治疗很便宜,钻牙开髓8元,髓腔换药10元。流水线作业,治疗很快,有的专家门诊一天能看上百个号。我甚至看到一些案例,牙髓炎杀神经后换药,发展成了根尖周炎,疼痛解决不了,最后还是拔掉了牙齿。拔掉了也无所谓,大不了镶一个活动牙,也不贵,也不怎么在乎咀嚼功能。

工作后科主任语重心长地跟我谈,希望我把武大口腔学到的后牙根管治疗术在本院大力开展起来,以提高口腔科的患牙保存率。我没有辜负他的厚望,从逐步减少“塑化”和“干髓术”占比做起,尽量采用根管治疗。几年后,武大口腔紧跟国外先进的牙科技术,开始推广“现代根管治疗”,包括机动镍钛锉、热牙胶根管充填、根管质控流程。我们口腔科也跟在武大口腔后面学习,大家参加了一个接一个的短期培训班。

随后,烤瓷牙技术在全国兴起。各种烤瓷牙培训班把这一技术迅速带给了全国范围内的众多牙医。而高端瓷牙系统比如氧化锆全瓷、铸瓷、金沉积冠等,由于加工费较高,作为高附加值产品,配备精致的临床备牙粘接技术,成本高,收费提升,成为牙科第一个“暴利”吐槽点。于是,所谓的“看牙贵”这个问题开始摆在民众面前。

“口腔科新技术需要终身高额付费学习”这一规则,是它区别于其他医学专科的特色之一。虽然任何医学专科都需要入职后再教育,但都没有口腔科表现得突出。所谓“两年不学,落伍一截”,而且学习花费不菲。甚至许多医院的财务科会对口腔科人员的培训费报销表示惊诧——有时候,牙医参加一个小型三日培训班的费用,超过很多内科医生外出进修一年的花费。

口腔科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无论是瓷贴面、嵌体修复,还是种植牙、隐形矫正技术,费用都不低,越是培训费昂贵的项目,临床收费越高昂,这些项目的价格已经把烤瓷牙甩出一条街了,于是,“看牙贵”的问题开始进一步在牙科各亚专业呈现。

相比之下,根管治疗、美学树脂修复的培训班收费倒是低得多,因为这些项目的临床收费普遍较低,而这两项是我国牙医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最广,也是技术掌握层次差距最大,治疗的远期效果差距最大的项目。事实上,在美国根管治疗收费并不低,换算过来,需要8 000~10 000人民币,民众对保留天然牙的意识比种植牙要高很多,也愿意为此消费。

相对而言,我国牙医的“根管治疗”收费是最远离“暴利”嫌疑的,很多地方的根管治疗费都是几百元,但对患者而言却是喜忧参半,毕竟质量是关键。规范化的高质量根管治疗,不可能仅靠牙医的情怀来支撑,最终仍然要靠价值来体现,根管显微镜、橡皮障辅助、超声根管荡洗、三维热牙胶根管充填等技术,已逐渐成为高质量根管治疗标配,临床收费也可达两三千元以上。

然而,由于很多地区消费水平的限制,根管治疗配套设施、技术尤其是理念尚未更新,质量便始终提不上去,根管治疗的长期成功率并不可观。比起其他亚专科来说,根管治疗还远远谈不上“暴利”,暴利在很多时候与高质量是并行的。

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有一小部分牙医开始静下心来,通过各种培训班的学习和日常强化训练,能够熟练地在显微镜下进行牙体牙髓疾病治疗,尤其是根管治疗和树脂修复,使得保牙成功率与牙齿长期稳定性有了明显提升,厚积薄发,通过良好的治疗质量取得了稳定的客户群,尤其满足了高端群体的治疗需求。

也许大家会问,口腔医学院校里系统化学习的口腔专业知识难道不够用吗?我想告诉大家,是的,不是不够用,而是远远不够用!大学本科只能学到口腔基础知识和治疗原则,但是口腔医学的涵盖面实在是太广博了。例如执业医师,有临床医学执业医师和口腔医学执业医师,却没有眼科执业医师或耳鼻喉科执业医师,只有口腔医学从临床医学中单独划出来,就是因为口腔医学的广博和亚专科的细化。

近二十年以来,除了口腔解剖、病理学等基础类学科没有大的进展以外,其他所有口腔临床类亚专科,每隔几年就有新材料、新器械以及新技术,并同步进行临床治疗规范更新,牙科医生必须不断接受再教育、再培训,始终学习,否则就只会故步自封。用老的技术治疗现在的患者,虽然不违规,但是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患者来说,会很大概率接受并不理想的方案。

纵观中国口腔医疗二十年发展历程,有两个非常显著的变化。第一,优质的口腔医疗资源比如各大知名教学口腔医院或口腔科,以前基本可以满足当日挂号就诊,而现在却需要网络预约就诊,排队要几周、几个月甚至半年,夸张一点的话甚至可以排到两年以后,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第二,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私人牙科诊所数量逐年上升。有些城市的繁华街道上,牙科诊所甚至比独立的公共厕所还多。

这两种变化是相辅相成的。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看牙如同买房,随着时代的变迁,刚需越来越大。以前,很多人哪怕全口的牙烂成“豁耙齿”也照样不看不管。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民众对口腔健康需求的提高,看牙才被更多人列入日程。

我在很多场合都提过这样一个观念:欧美发达国家牙科的今天就是中国牙科的明天。要说“看牙贵”,在欧美牙科更加突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欧美人选择坐飞机到中国知名的口腔医院看牙,顺带旅游一番再回去,一圈下来也比自己在国内看牙划算得多,治疗质量也毫不逊色。

在欧美发达国家,一个人无论是牙齿不整齐还是口臭,在社交中都代表着对他人的不尊重,很难跻身上层社会。“牙齿形象代表社会阶层”并不是假话,而“穷不看牙”也是一条普世规则。不同的是,欧美国家并没有关于牙科“暴利”的吐槽,这源于他们深厚的爱牙文化。看牙难、看牙贵,导致他们对牙齿保健十分关注,每年常态化洗牙,对牙病早发现、早治疗,以及给予牙医较高的社会地位与远超其他临床医生的尊敬。

谈到“暴利”,有人可能认为凡是牙科都很赚钱,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国内,投资牙科想赚大钱的机构非常多,然而很多都以血亏的结果退出了竞争市场。首先,前期投资高昂,现在不再是几台剃头椅、一堆根管锉、几把拔牙钳的年代,而是需要高端综合治疗椅、三维CT机、院感达标的器械消毒灭菌系统,各种精密进口仪器等奠基。更重要的是,商业区的高房租和节节攀升的专业人力资源成本。有了以上这些,并不等于马上能赚钱,还需要业绩与时间积累。牙科机构经营周期长、增长速度慢、可复制性差,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最终生存下来并实现盈利的牙科,只有两种,一种是专业技术雄厚,品牌认知度极高,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靠口碑能获取源源不断客户的正规私人医疗机构;一种是利用医学信息不对称诱导医疗、过度医疗、过度营销的非正规机构,其人力资源成本极低(缺乏或挂靠口腔执业医师证)。牙科是一种从业门槛较低、提升门槛较高的特殊行业,而国内的医疗监管环境相对宽松,“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导致了很多非正规机构牙科盈利模式。而作为患者,除非就诊多年以后出现严重口腔健康损害才能明白,或提前阅读正规的口腔科普资料,否则对于牙科优劣的分辨力几乎为零。

在我看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才是核心,牙科的主业不是出售烤瓷牙、种植牙、牙套、瓷贴面等产品,而是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影响服务质量高低的最关键因素是专业技术,所以我国香港地区的牙科诊疗质量领先于内地。同样是向朋友展示自己的烤瓷牙,香港的患者往往这样介绍:“你看,这是×××教授给我做的牙。”而内地患者却是这样说:“你看,我这是lava氧化锆全瓷牙”。这就体现了两地患者对牙科认知的差异,这种差异将直接影响患者对“看牙贵”问题的态度。

所以我认为,只要大家不用商品的目光来看待医疗服务,并充分了解牙科的前期投资和牙医的成长历程,可能就会对看牙贵这一问题有个理性判断,甚至会给予敬业的牙医们应有的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牙医其实也是一种高危职业,在职业生涯中感染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风险仅次于外科大夫!另外,长期低头操作使颈椎病成为牙医职业病,很多牙医的命运就是——前半生帮人治牙,后半生找人治颈椎!

我认为确实有部分牙科当前存在不正当的“暴利”,具体表现为提供的服务质量低下,严重落后于牙科的现代技术发展,并且费用也不低廉。比如,在患者有支付能力并且骨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因技术欠缺不推荐种植牙而是直接制作烤瓷桥;又比如,那些能通过正畸解决牙列不齐、不美观的病例,误导患者接受快速美牙的“美容冠”修复,这都属于攫取暴利。关于这些,后面的内容会有详述。

2.看牙会慢慢地都纳入医保吗

关于看牙纳入医保,我可以作一个相对理性的预测,未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烤瓷、种植、正畸项目,是不太可能列入医保的。

首先,大家对于医保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医保需要优先关注大健康问题,像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的疾病,足以让医保资金捉襟见肘。如此紧张而有限的资金,是不可能用在对生命并无重大影响的牙科高值项目上的,像烤瓷、种植、正畸,都是非必选治疗,相对于生命健康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尽管它们在牙医眼中的重要性很高。总之,医保资金有限,国家并不富裕。虽然在网络上存在看牙进医保的呼声,但是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是缺乏理性判断的表现。

其实哪怕是社会福利很高的美国,在牙科高值项目上医保也没法全覆盖,只是在洗牙、镍铬合金烤瓷牙等廉价项目上实现了全覆盖。因为看牙在一些情况下真的太贵了,除非买了高额的牙科险种以外,否则常规医保都会拒绝。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洗牙能早日全面纳入医保。因为不纳入医保,人们就没有洗牙的自觉性,就会有大量的牙病积累。据我所知,上海、北京等地的医保已经实现一些,如对洗牙、拔牙、根管治疗按一定比例支付,但不同的医院以及报销额度,并不怎么统一。目前,全国大多数地方这些治疗是没有全面列入医保的,而是仅把这些治疗全流程中的部分低值项列入了医保。

3.看牙到底是去公立医院还是私人牙科诊所

首先,单独说公立医院好或者私人牙科诊所好都是不客观的,机构不重要,重要的是技术过硬的牙医。

如果要找最靠谱儿的地方,全国知名的几大口腔医院是首选,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和棘手的病例需要转诊,这些地方是不二选择。比如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等,他们的科研能力及教学师资力量雄厚,紧跟国外最先进的口腔医疗技术,实力强劲。但现在网上预约号源非常紧张,需要排队等候的时间比较长。还有一些知名的三甲医院口腔科及口腔医院,尤其是省立口腔医院,技术也很强劲,就不一一介绍。

有一个现实,即使是知名医院,也可能存在庸医,虽然在相同资历的医生中比较,那里出现不靠谱儿医生的概率要低得多。口腔大夫需要专业理论,也需要临床实践,同时需要有悟性。就像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开车,但学了车拿了驾照,上路后风险就更高。

那么重点来了,近些年国家为了缓解“看病难”,均衡各地的医疗资源,放开了对医生的执业限制,完全支持与鼓励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这一政策,对全行业医生而言是相对利好,对口腔医生而言是绝对利好,对优秀的口腔医生则是绝对利好中的利好。以前他们会选择辞职开诊所,现在可以选择多点执业。

很多知名的口腔医院里知名的口腔大夫和教授,都在当地有相对固定的多点执业诊所,我认为这是靠谱儿的口腔资源!比起仅在医院坐诊,多点执业有显著的优势。第一,多点执业满足了那些没有时间排队预约又想得到优质服务的患者。在外出诊的费用一般比医院要贵些。第二,就诊更加便利,就诊环境、体验与医疗质量会比医院强。

当然,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条件在这些优质资源处就诊,仅是地域限制就构成很大障碍。那么还有其他的可靠资源吗?有的,私人牙科诊所作为公立医院必要的补充,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私人牙科诊所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高端诊所凭技术支撑和优质服务,诊疗质量并不逊于公立医院,但价格不低。而一些非正规的牙科机构靠营销和价格战,尤其是户外广告轰炸,迷惑、诱导患者,行外人对此却一无所知。牙科的诊疗质量,很多时候并不能立刻表现出来,而是多年以后才能看到。这一点直接决定了行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怎样选择靠谱儿的牙医

如果你准备去看牙,主要考虑的因素应当是医生的技术水平及观念。

在就诊时应注意,该医生是否为正规医学院校毕业,是否拥有国家颁发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牙医在处理临床问题时才能综合患者的全身状况,合理考虑问题,制订出完善的治疗、保健方案。

口腔疾病的治疗经常涉及“如何对待松动牙”“如何对待牙齿残根”“保留还是拔除”等问题,医生的抉择尤为重要。一个水平高、医德好的医生往往能对牙齿的何去何从作出较为正确的选择。如果患者说不拔就不拔、患者说修改方案就修改方案,这种所谓“态度好”的医生是十分可疑的。因为,医生必须坚持专业标准和准则!这就需要患者关注医生诊疗时的态度和操作熟练度。一位好的医生会耐心听取患者的病情描述,然后根据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而实用的治疗方案——在不违背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更不会怂恿患者做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

我个人建议选择固定的牙科医生。口腔疾病的诊疗大多是在牙医与患者共同商议确定治疗方案后,再进行治疗的过程。医生和患者在看病过程中是不断了解、不断适应的,若频繁更换牙科医院和牙医,不仅会造成重复检查、费用增加,患者也会感觉繁复、疲惫,治疗效果并不一定理想。

5.选择牙医有哪些坑千万不能踩

我不可能帮助到所有人,但是我可以提供给大家一些辨别不靠谱儿的牙科的方法,可以避开一些坑。简单列举一下。

(1)所遇见的医生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只要你知道医生的名字,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上可以查询(www.nhc.gov.cn),手机也可以,十分方便,点击官网→数据查询→医卫人员→执业医师。连证都没有的医生绝对不靠谱儿,多见于美容院、非正规民营医院、黑牙科等。不要认为很少,这些实在是太多了。

(2)公交车、街道、楼盘、小区或电梯上打广告的牙科诊所,多半不靠谱儿,尤其是大城市。这个只能说多半如此,为什么呢?少数的牙科诊所是很不错的,但是好酒也怕巷子深,不得已进行推广,但真的很少。

(3)诊所装修低档、设备简陋,没有三维CT甚至连全景机都没有,这样的诊所一般应对不了复杂的病例。现行阶段,牙科的整体档次与配套硬件有不小的关联。

(4)打着“免费种植牙”“千元种植牙”“种植牙补贴”或者各种公益活动海报揽客的牙科诊所,多半不靠谱儿。它们一般有几种可能,一种是诱导进去后洗脑营销或者用“术中加价”套路;一种是低价兑现少数客户,其余大多数通过现场话术营销弄成高价;再一种就是给新手练手了,尤其是现在各种三天速成种植班学员,花了钱总得挣回来。种植牙需要技术准入,我在后面相关章节中会有详细介绍。

6.很多人说“看牙没用”,医生看牙是在骗钱,对吗

“我的牙经常坏,一颗疼完另一颗疼,每次去看完一颗,过一段时间另一颗又会出问题。”“口腔医生根本不可能给你解决问题,牙齿该坏还是坏,还不如拔了。”“你们医生又不能保证我的牙不再出问题,我凭什么相信你们看牙不是在骗我的钱。”

经常会听到患者的这些言论,虽然口腔医生在尽力帮助患者治疗口腔疾患,但是一些患者并不买账。这体现出目前老百姓对于口腔疾病的认知很不到位。在很多人眼里,牙齿疾病没什么大不了的,牙疼不是病,只有疼得不行才会去看病,平常的口腔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止痛。

而事实是,牙疼的时候意味着牙齿疾病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的难度大、痛苦程度高、花费会很多,这也是很多人抱怨看不起牙的原因。收拾烂摊子远比小修小补困难多了,其实,口腔的各种疾病重在预防,所以老百姓应当如何定位口腔医生,是把医生定位成有口腔疾患后的医治者,还是没症状时就定期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勘探员?

我们应永远追求“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对疾病的不重视和对医者的不信任古已有之。我们熟悉的《扁鹊见蔡桓公》就是典型的事例,代价也很惨痛——“桓侯遂死”。

尚未出现症状的龋齿,应该补一补;牙龈出血,应该洗洗牙。这样简单而廉价的机会没有把握住,再出现牙疼,甚至牙齿劈裂、缺失,代价就太大了。谁应该承担发现口腔小问题的责任——口腔医生,而谁应该承担不去看口腔医生的后果——我们自己。

各大提问平台上,问到很多的一类问题是:“我该怎么做就不用去看牙医?”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是不是用了冲牙器、电动牙刷、漱口水,就不用去看牙科医生了?并不是,这个想法和标准答案南辕北辙。标准答案是为了今后口腔不出现严重复杂的疾病,应该定期去口腔医疗机构做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值得庆祝,发现小问题就及早治疗。口腔医疗机构是永远绕不开的地方,既然这样,那何必要等到疼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才去看医生呢?早点儿看不好吗?

口腔医生是我们预防牙齿出现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

7.看牙前应该做些什么

(1)充分准备,不盲目

①备齐前期的医疗文书等资料:

就诊前,一定要准备好已有的病历资料,如以往就诊时的化验单、影像学检查胶片及报告、曾经住院的病历记录等。

②素颜就诊:

就诊前尽量不要化妆,特别是不能浓妆艳抹,尽量不要涂口红。

③看病时机的选择:

很多检查并不需要空腹,如果候诊的时间比较长,建议最好不要空腹就医。

(2)仔细倾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一位医生,尤其是大医院的医生,一天要接诊十几甚至几十位患者,所以每位患者的就诊时间是有限的。患者应静下心来,仔细回答医生的询问,认真倾听建议。在医生看影像资料、查阅病历时,耐心等待。

还有就是,要说真相:病不忌医。对医生隐瞒任何情况,都可能增加误诊的风险。向医生讲述病情时,应实事求是,既不隐瞒也不夸大。

8.看牙时间为什么那么长?牙齿治疗中需要注意什么吗

由于口腔科就诊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操作性治疗而不是只开药,所以导致看牙时间长、等候时间久等问题。很多去公立医院看牙的患者以为挂到号了就很快能看上病了,没想到在候诊区会等待一阵子,时间长的话甚至两三个小时,有的号几分钟就看完了,有的号需要治疗一个多小时,候诊患者可能根本无法预料你前面的患者的疾病状况。

9.牙齿治疗中需要注意什么吗

患者们可能会遇到许多共同的问题,下面就对诊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作一下介绍。

医生进行操作时,患者应张开嘴巴,尽量用鼻子呼吸;头不能乱动,也不要突然闭嘴、起身;要吐口水、有疼痛不适务必先举手示意。

按时复诊。某些患者在牙痛等急性症状有所缓解后,就忘记按时复诊,待疼痛再次发作时才来医院就诊,这往往造成病情延误。医生预约了复诊时间而不准时就诊,也会给医生的工作造成诸多不便。广大患者一定按照预约的时间就诊,如果有事也应该先和医生联系改约,这样既是方便别人也是方便自己。

牙体牙髓治疗需多次复诊,前后连续性相当强,特别强调首诊负责制,有些患者不按医生预约的时间,结果去医院时首诊医生不在,于是就要求其他医生给继续治疗(非急诊),其实这是一种对自身牙病很不负责的态度。

预留充足治疗时间。牙科治疗往往费时,预留出充足的时间既可以让医生从容操作,也利于操作中患者与医生的沟通,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若患者来去匆匆,或要求医生减少复诊次数、压缩就诊时间,都会打乱医师的治疗计划,甚至影响最终疗效。有些做精细治疗的医生,可能半天也只预约两三个患者。

不要抵触拍X线牙片。有些患者认为拍片浪费时间,不愿去拍牙片,或担心受到辐射影响身体健康。事实上,拍牙片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牙髓、牙周、牙根、牙槽骨等的情况,对医生的诊治十分有帮助,是口腔科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每次拍牙片患者所受到的辐射量微乎其微,而且是偶尔拍摄一次,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病历保存好。牙病治疗常常需要多次复诊,某些患牙即使治疗过也可能再次出现问题,因此保留最初的病历对于医生诊治疾病和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有的患者很不在乎病历,每次去医院都拿个新本,这对于治疗是十分不利的。牙片也是最原始的资料,患者应一并保存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咨询医护人员,征得允许后可以把医生电脑里的X线资料都拍照存在手机上。 pI16r3Ns+9n1K6x93s/tnTxWvcMKN/vFszVl/Lzyej/X4BNdyC6WKkJ4J6Waq1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