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松散型医联体是实现跨地区帮扶的重要组织形式

过去三十多年,我国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有效地提升了西部地区医疗技术水平,如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两个远程医学网络服务中心,在全疆基层医疗机构疑难病例诊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贵州省的远程医疗网络,以及中日友好医院建设的国家远程医学中心(其中包括中日友好医院的呼吸专科联盟),都在提升西藏、新疆、内蒙古等边远地区的诊疗技术水平方面发挥了作用。这些松散型医联体建设,是将国家和省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向其他省份和地区辐射的重要手段。

一、松散型医联体的两种主要形式

松散型医联体建设不受地域和行政关系等因素的限制,只要“两相情愿”即可结盟加入。目前,国内组建形式最多的是各种类型的临床专科联盟,如北京市儿童医院儿科联盟、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等。除此之外,还有以远程医疗协作网为基础的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开展的全国远程医疗网络,已加盟医院上千家。除此之外,在其他地域,利用区域PACS、区域心电诊断系统、区域病理诊断系统等,建立起来的影像联盟、心电联盟、病理联盟等,都属于松散型医联体的形式。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应用,新型的医联体将呈现出更多的形式。

(一)区域专科联盟概念

区域专科联盟是指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的同一医疗专业学科或专科医院,建立的一种医疗松散型合作组织联盟,以医疗技术交流为宗旨,开展以技术指导、教学培训为主要业务类型的一种松散型医疗联合体组织形式。

为发挥国家(省)级医院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优质专科资源优势,组建跨区域的特色专科联盟,以学科建设和业务协作为纽带,带动专业学科共同进步发展,提升其疾病救治与服务能力。组建专科联盟,是国家医改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四种医联体形式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二)远程医疗协作网概念

以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为纽带,以远程医疗业务技术为协作服务模式形成的远程医疗网络,称为远程医疗协作网。通常是由一家技术实力较强的医院(三级综合型医院或专科医院)牵头,搭建一个远程医疗专用网络和一个远程医疗业务服务平台,不受地域与医院等级限制,签署加盟协议,利用互联网或专线接入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和跨区域的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其协同业务模式,通常为加盟医院开展以远程病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培训、向上转诊业务为主的医疗业务,是一种典型的B2B2C(远程医疗业务接受医院-申请远程医疗医院-患者)业务类型模式。

加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医院以自愿的方式,不受行政和地域约束,也不改变加盟医院原有的人事、财务、经营管理权,仅在医疗技术与业务层面开展交流帮扶活动。加盟可以是本地区的医院,也可以是跨区域的医院,加盟医院的辐射半径越大,说明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影响力越大。

从技术和服务的角度,这种医联体主要是牵头医院利用自己的医疗技术资源优势,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相应的帮扶工作,帮助基层医院缩小在疑难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差距,同时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专题技术培训等业务。当基层医疗机构因技术条件限制无法实施有效治疗时,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办理转院手续。

从牵头医院的角度分析,一方面医联体建设对促进医联体学科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强了牵头医院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属性,帮助下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技术诊治能力,更广泛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对提高牵头医院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对扩大病种来源,培养“忠实客户”也有较好的“笼络”作用。

二、区域专科联盟的类型

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相同专科或相同专科医院结成的联盟,称为纵向专科医疗联盟。这种联盟又区分为区域内纵向专科医疗联盟、跨区域的纵向专科医疗联盟。本节着重介绍专科联盟划分形式、纵向专科医疗联盟、横向专科医疗联盟。

(一)专科联盟划分形式

1.按照地域划分

按照地域划分为区域内和跨区域两种专科联盟类型。区域内一般指在同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区内结成的专科联盟,如山西省眼科医院牵头组建的山西省眼科专科联盟。跨区域联盟一般指在覆盖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区的专科联盟,如北京儿童医院牵头组建的覆盖全国各地的儿科专科联盟。

2.按照专科类别划分

按照医疗机构专科类别划分,如儿科专科联盟、呼吸专科联盟、肿瘤专科联盟、眼科专科联盟、口腔专科联盟、风湿免疫专科联盟、精神医学专科联盟等。

3.按照结盟医院级别划分

加盟专科的医院不分区域内和区域外,都是三级医院或二级医院加盟,称为三级医院专科联盟或二级医院专科联盟。

(二)横向专科医疗联盟

同级别医院之间的相同专科或跨区域相同专科医院结成的联盟,称为横向专科医疗联盟,这种联盟又分为区域内横向专科医疗联盟和跨区域的横向专科医疗联盟。

如结盟的专业学科都来自国家级、省级或地市级医院,分别称为国家级医院专科联盟、省级医院专科联盟或地市级医院专科联盟。2016年,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牵头组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市三级医院影像专科联盟,全疆40多家地市三级医院加盟,每月轮流担任主持全疆的影像疑难病例讨论。

跨区域横向专科联盟,是同级别医院之间联合形成的一种技术资源优势,这种联盟从学术角度相互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共同承担科研课题和学术研究,共同为下级医院开展技术指导帮助。

这种专科联盟之间的业务,借助于远程医疗与分级诊疗协同服务平台,开展远程医疗业务,不属于分级诊疗业务的范畴,其模式主要如下。

1.远程疑难病例讨论

同级别医院之间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每家医院轮流主持疑难病例讨论会,主持医院要准备若干份疑难病例,轮流邀请同级别医院一块儿参与讨论,丰富视野,提高诊断与救治能力。

2.远程联合会诊

建立定期联合会诊制度,当出现疑难病例时,将疑难病例发到服务平台上,邀请联盟医院一同参与会诊,出具诊断与治疗意见。

3.远程联合教学查房

建立定期联合教学查房制度,每家医院轮流主持教学查房,主持方邀请同级别医院一同参与教学查房,对低年资医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学术讲座

建立定期联合学术讲座,邀请同级别医院医务人员参加学习,对年轻医务人员成长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三)纵向专科医疗联盟

1.纵向专科联盟结构

前面阐述了跨区域专科联盟的组建形式,从专科联盟成员级别角度分析,跨区域专科联盟大多数以省级三级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牵头,地市级二、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按照分级诊疗秩序加盟,形成一种三角形的树状结构,业务开展由上至下覆盖,技术和培训由上而下辐射,见图5-1。

图5-1 纵向专科联盟结构图(类型一)

上述专科联盟组织结构符合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省部级医院带动地市级三级医院,地市级三级医院带动二级或县级医院,形成一个阶梯状的联合体系。充分发挥地市级三级医院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果加盟医院不考虑分级诊疗因素,不经过地市级三级医院,直接加盟省部级医院,则形成一个两层状的树状结构,见图5-2。

图5-2 纵向专科联盟结构图(类型二)

按照行政区划和国家管理秩序,一般不建议采取两层树状结构,三层结构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

2.跨区域纵向专科联盟业务模式

以图5-1纵向专科联盟组织结构图为例,阐述联盟医院之间的业务模式。用以下三种常见的远程医疗业务类型,描述专科联盟之间业务开展模式。

(1)临床专科技术规范化培训

开展远程专科临床技术培训工作,一般为省部级牵头,地市级三级和二级医院开展针对性的专题技术培训或临床教学培训等。地市级医院也可以牵头为二级医院开展专科技术培训。

(2)远程疑难病例会诊

远程疑难病例会诊是二级医院首先向地市级三级医院申请会诊,地市级三级医院如果不能解决二级医院病例会诊,会向省部级医院申请多方会诊,地市级医院观摩疑难病例会诊。

(3)远程疑难病例讨论

远程疑难病例业务,专科联盟成员中任何一家医院都可以发起,并邀请其他医院参与讨论。如果是省部级医院组织发起,其他二、三级联盟医院均可参加,目的是通过讨论相互学习,增加疑难病例处理经验。

(4)双向转诊

双向转诊按照分级诊疗的原则逐级转诊,当地市级三级医院医疗技术能力达不到要求时,可向省部级医院转诊治疗。

三、远程医疗协作网类型

远程医疗协作网比较简单,没有进一步的细分。某种意义上讲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大都为省部级医院,在国内或省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以它们为核心牵头建立的远程协作网,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疑难病例会诊和远程培训等远程医疗业务服务。

从组建难易程度看,松散型医联体与紧密型医联体相对比较为容易。组建松散型医联体所受约束因素较少,也不受地域、行政隶属关系等因素限制,在国内已经存在二十多年了。其合作仅限于业务与技术层面,包括技术支持、教育培训、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等内容,如跨区域的各种专科联盟和跨区域的远程医疗协作网络等。我们从松散型医联体的组织形式、规模、合作目标、合作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探讨松散型医联体的特点。 6T5MqT1eA+aIIbftw66DfGE5RrLjQ4NUZiuKukZq2VJF8n0YAmRvJZdIRGafQa9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