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复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

20世纪70年代,朱汉章教授创立了小针刀疗法,针刀闭合性松解术是针刀疗法治疗软组织疼痛的主要方法,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运用针刀剥离、松解软组织的粘连、挛缩病变,解除这些引起动态失衡的因素,恢复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和生物力学的平衡。也有学者认为针刀疗法属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即同时具有针和刀的功能,针能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刀能切开病变组织,两者结合,通过恢复动态平衡、改善局部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已广泛运用于肌肉软组织疼痛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

针刀医学认为,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腰部静力平衡及动态平衡失调,强调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脊柱平衡失调的重要性。内平衡指髓核内相邻椎体的压应力和纤维环抗髓核分离的压应力的平衡,综合力学平衡是维持脊柱稳定的保证。外平衡指脊柱、髋部、腹腔肌群的协调。两者缺一,便会破坏脊柱的稳定性,丧失内外平衡,影响脊柱的功能与外形。当遭受外伤、寒潮、劳损等引发韧带或肌肉损伤、粘连后,会加大椎体活动度,使椎体移位而破坏平衡,加速腰椎退变。腰椎间盘退变后会被机体调节代偿,退变超出代偿范围后则会引发病理改变:椎体不稳、椎间隙狭窄,引发小关节压应力及摩擦,使小关节生物力学失衡,关节肿胀,进而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挤压相邻的神经根。同时病理变化还会对软组织发生作用,使脊柱力学失衡,出现血供不足、缺氧、代谢产物堆积等,引起肌痛、肌软弱,刺激腰椎压迫神经根,释放致痛物质,出现腰腿酸、麻、胀、疼痛等症状。

临床运用针刀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时,Ⅰ型3号或4号小针刀是较常用的针具,在必要情况下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及治疗目的,选择水针刀、注射针刀、火针刀、弧刃针刀及勺形孔针刀等改良之后的针刀。在针刀治疗时,多数选患者俯卧位,腹部垫高,充分暴露腰部皮肤;或患者左侧卧位,双腿屈曲;或患侧向下侧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腰部皮肤。进针点的选择各有不同,临床上常用的进针点有棘突点、棘突间点、横突点、关节突点、关节突关节囊、椎间孔外口、黄韧带、侧隐窝点、局部压痛点及下肢外周神经反射点等。部分学者在行针刀治疗前进行了局部麻醉,其中多数学者选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一、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方法

针刀操作一般参照针刀治疗的四步进针法进针,对治疗部位常规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进针时,针身与皮肤垂直,快速刺入皮肤后调整刀刃方向使之与肌纤维、神经、血管方向平行,边进针边对增厚的筋膜、结节、紧张的韧带、骨膜等给予松解剥离及切割,针刀刀口抵达治疗目标位置后做切割、松解、剥离2~3下,针下有松动感后出针,出针后以消毒棉球或无菌纱布压迫局部1~3分钟,以无菌敷贴或无菌纱布覆盖针口。每个进针点的解剖结构层次不同,针刀操作过程也不尽相同,但各治疗点针刀松解过程大致遵循以下原则:以骨性标志物为依据,根据解剖结构特点,结合术者手下针感及患者治疗期间自我感觉的反馈进行针刀松解。以关节突为例,术者于突出椎间盘同位棘突间旁开1.5cm处进针,将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垂直于皮肤快速进针,缓慢探索深入,针刀到达关节突骨面前的最后一个突破感即为切割关节囊的刀感,提插针刀并行十字切割关节囊,最后将针刀斜向外侧,于关节突的外侧缘铲切2~3下,即可出针。通常每周治疗1次,3~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之后,患者机体需要一定的自我修复时间,之后可根据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再决定是否追加治疗。

二、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

适应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前、中期患者;无手术指征、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部分骨质增生性疾病;肌肉、肌腱、韧带积累性损伤、损伤后遗症;某些脊柱相关性疾病;瘢痕、挛缩、钙化。禁忌证包括:患有严重内脏疾病或体质虚弱不耐受者;患急性感染者;椎间盘突出、脱出压迫脊髓,造成椎管狭窄者;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脏器无法避开;凝血功能异常或有出血倾向者;高血压3期且情绪紧张者;严重糖尿病患者。

三、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

1.松解软组织的粘连、挛缩和瘢痕,解除肌痉挛,恢复软组织的力学动态平衡。人体内部是一个力学平衡系统,当部分平衡遭到破坏时,人体就出现相应的疾病,对病理组织进行减压、松解,降低局部组织张力,使行走其间的血管、神经或肌腱得到松弛,解除压迫,清除无菌性炎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调节动态平衡,消除疼痛,恢复正常功能。

2.毁损纤维组织炎性痛点和触发点,切断特定微神经血管束。通过对相应的神经进行松解剥离,切断这些受卡压的神经血管束,造成局部的有限损伤,促使病灶处的血管重建,从而改善局部内环境,消除症状。

3.通过对病变部位的强烈刺激,提高局部组织的兴奋性,激发了机体自身的保护能力及修复能力,通过细胞的生物“应激反应”产生免疫功能,消除炎症,促进病变组织修复。同时具有针刺样效应,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促进局部微循环,使得该部位的能量和营养得到供应,从而治疗疾病。 e5FneE+DFrAQGHQE+ajGjhAfrljda9FRoZH5tUuwugvpzSfSmwg6wzVvjPAe4mQ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