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情洒北非,心系祖国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外交流合作处

徐长珍同志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母校的光荣传统使她决心做一名白求恩式的医生,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用所学技术和手中的手术刀去为非洲人民服务,为祖国增光。

从1993年开始,她先后4次赴阿尔及利亚开展援外医疗工作,在受援国工作的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不忘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坚持全心全意为当地人民服务,当好中阿友谊的民间大使,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一致信任和好评,多次受到当地政府的表扬。

1993年11月24日,医疗队到达了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当大家一踏上地中海南岸这块土地,就感到有一种紧张的气氛:机场里,到处是荷枪实弹的警察、宪兵,安检也特别严。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是大家没有想到的。

医疗队援外地点是蒂格尼夫医院。医疗队驻地24小时有警察站岗,队员们在近乎被隔离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阿尔及利亚多胎生育的情况较多,蒂格尼夫医院妇产科病患多,孕产妇死亡率高。

到达的第一天深夜,来了一位重度胎盘早剥、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患者面色苍白,血压不能测出,胎心不清,母子生命危在旦夕。在输血、输液的同时,徐医生打开患者腹腔,取出胎儿,剥除胎盘止血,而新生儿窒息,心跳微弱,没有呼吸,护士告诉她:“产妇10年不孕,这是反复治疗后才有的第一个孩子,特别珍贵,一定要救活他。”不容多想,在吸痰器等急救物品不到位的情况下,徐医生毫不犹豫地伏下身,先口对口吸出新生儿口内的羊水和分泌物,再口对口做人工呼吸,新生儿皮肤渐渐红润了,开始有了呼吸,最后终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手术室一片欢腾,产妇术后也平安脱险。第一台手术赢得了阿尔及利亚方的信任,为了感谢中国医生,新生儿起名“西诺瓦”(译为“中国人”)。

在那些日日夜夜,徐医生和队友们与阿尔及利亚方医护人员并肩工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形势进一步恶化,中国医疗队奉命紧急撤离。

2000年3月,阿尔及利亚形势得到改善后,徐医生又接受了复派任务,来到阿尔及利亚马斯卡拉省医院。

2000年4月4日,妇产科来了一位特殊患者,其腹部高度膨隆,疼痛难忍,不能平卧。B超显示,患者腹部长满了大小不等的囊肿,还有一个6个月大的胎儿。因囊肿随时有破裂的危险,必须马上手术。可子宫增大,全部切除囊肿十分困难,最好的办法是先取出胎儿,缩小子宫再行手术。在家属强烈要求保胎的恳求下,徐医生决心在保胎的同时给患者做手术。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为患者切除17个囊肿,并成功地保住了胎儿。

2001年8月5日,一位产妇出现重度子宫破裂,胎死宫内,失血性休克、瞳孔已散大,阿方人员认为已无力回天,可徐医生不放弃,紧急剖腹探查,见子宫重度破裂,腹膜后巨大血肿,右输尿管裸露,在膀胱入口处不断有鲜血涌出,在麻醉师的配合下,迅速结扎止血,切除子宫,输血1800毫升。患者血压回升了,抢救成功了。像这样的抢救,徐医生工作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在中国医疗队即将返回祖国前,当地人纷纷前来看望徐医生。

一位住在马斯卡拉的老妈妈,在儿子的陪同下来看望徐医生,她说自己患子宫脱垂40多年,是徐医生治好了她的病,使她能过上一个幸福的晚年;南迪亚(化名)和丈夫带着一对漂亮的龙凤胎来拜谢徐医生,她说半年前突发重度胎盘早剥,听不到胎心,自己也生命垂危,是徐医生紧急做手术,才挽救了他们母子3条命;还有共同工作过的阿尔及利亚医护人员,她们忘不了与徐医生结下的深厚友情。

看着一位位朝夕相处、亲如兄弟姐妹的阿尔及利亚朋友,徐医生更是依依不舍,她衷心希望非洲永远没有战乱和疾病的威胁,祝愿阿尔及利亚人民身体永远健康!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wDrQ4VCHYZXExJP6UIr45QY3XxsvpeNc1KfG3etMbXpml0Xka77roFVs7bM67B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