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第1批、第2批援基里巴斯中国医疗队队员
2022年5月27日,我随中国医疗队抵达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作为2019年中基复交以来的首批医疗队,此次援外任务重、责任大,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驻基里巴斯大使馆及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指导、关爱下,我用超越国界的仁爱之心、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构筑中国和基里巴斯坚固的友谊桥梁添砖加瓦。
医疗队所援助的基里巴斯汤格鲁中央医院,虽是本国最大的医院,拥有床位117张,但仍无法和国内医院相比。这里人员不足、设施落后、药品缺乏。
作为2019年中基复交以来的第1批医疗队,不仅要做好驻地建设及调研,更要为中国医疗队援外工作打开局面。在这里,既要克服语言困难(当地以基里巴斯语为主),也要迅速适应当地医院落后的基础设施。在我工作的第3天,ICU有一名患者因积液位置较深,又邻近重要脏器,虽进行了胸部X线及超声检查,但当地医生没有信心为其进行穿刺手术,只能给予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佳。在了解情况之后,我详细地为她查体,通过叩诊定位,在没有仪器的帮助下准确为其穿刺引流明确病因,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快速好转。后来,我又接连救治了几名疑难急危重患者,所有的医护人员和患者都为我竖起了大拇指。
该国教育部一位官员的膝关节炎一直没有得到根治,需要坐着轮椅工作,我就利用中国膏药及膝关节腔穿刺为其进行膝关节治疗。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在基里巴斯没有中国这种贴膏药疗法,在起初的时候,官员收到膏药还不敢贴,在试用了两天后,兴奋地跑到内科诊室说,可以走着去教育部,不用坐轮椅了。除了膝关节疼痛,他长期有手指关节晨僵及疼痛症状,由于当地风湿性指标检查受限,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初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托第2批医疗队队员带来了药物。过了一段时间,我在一次公众活动上见到这位官员,他无比激动地伸出5根手指灵动地晃动着:“我的手指可以自由张开了!我还可以自由跳舞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当地内科医生及实习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普遍薄弱。在查房时针对他们薄弱的地方,重点讲解,手把手教学及传授内科常用穿刺操作技能,并在科内开展讲座传授医学知识,宣讲中国医学;为更好地培训实习生,无论门诊还是病房,着重培养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培训他们如何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及教授他们如何在缺乏辅助检查的情况下利用临床基本功处理问题。
受当地饮食习惯影响,基里巴斯糖尿病发病率颇高,且发病呈现年轻化特点,门诊上能见到15岁的糖尿病小姑娘、20余岁已出现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小伙子和30多岁已到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青壮年。除此之外,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下肢血管病变、脑血管并发症等比比皆是。为了让更多百姓了解糖尿病及意识到长期糖尿病带来的危害,我带着医学知识走进社区、走进高中课堂,开展糖尿病科普知识讲座,让糖尿病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受到良好教育的高中生学习如何预防糖尿病,让他们把这种意识带给家人,慢慢改变当地人的不良习惯。
没有走不了的路,没有吃不完的苦。援外的脚步越走越远,中基人民的友谊越走越近;苦越吃越少,苦尽甘来,我们援外医疗队就是要用自己的苦来换大家的甜。虽然首批援外任务已结束,目前我已顺利留任开展第2批援基里巴斯医疗任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用自己的医术为当地群众服务,为中基医学的交流浇筑坚实的基础,为中基人民的友谊写下自己生动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