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世界卫生组织(WHO)疟疾控制策略演变的历史和当前的全球疟疾消除目标,熟悉WHO针对疟疾流行的高负担地区、低负担地区和防止再输入地区所采取的不同策略,掌握WHO的疟疾病例管理、媒介控制和监测、预防和消除所采用的相关方法,能够认识到中国疟疾控制与消除所采取的措施与WHO的不同之处。
摘要
20世纪40年代至今,WHO的全球疟疾防治策略经历了重大改变。20世纪50年代DDT和氯喹的应用推动了全球疟疾根除运动。20世纪80年代全球疟疾策略从根除回到控制,并于1992年启动了《全球疟疾控制策略》。2015年,WHO发布《全球疟疾技术战略(2016—2030)》,确定了到2030年将全球疟疾负担降低90%的目标,并逐渐形成了分地区的策略。为助力受疟疾影响最严重国家抗击疟疾,WHO与遏制疟疾伙伴关系共同发起了由国家主导的“高负担到高影响”(HBHI)计划;在面临抗疟药多重抗性问题的大湄公河次区域,WHO计划于2025年消除恶性疟,于2030年全面消除疟疾;为指导疟疾低流行国家消除疟疾,WHO制定了以监测为核心的《疟疾消除框架》,明确了疟疾消除地区预防输入再传播的策略。WHO对疟疾病例管理的核心原则包括: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合理使用抗疟药、联合治疗,以及基于体重的适当剂量。WHO建议大规模开展的疟疾媒介控制干预包括:经WHO预认证的药浸蚊帐、长效蚊帐和室内滞留喷洒。监测的目标是识别、调查和消除持续传播的疫点,预防和治疗感染,并最终确认消除,防止再传播。在疟疾流行程度低的地区需要采取额外的干预来消除疟疾,包括加速降低疟疾的传播,对每个病例进行跟踪,预防和治疗特定风险人群,对病例和疫点做出响应以阻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