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儿童肌肉牵伸技术的临床应用

一、概述

1.定义

肌肉牵伸技术是运用外力拉长短缩或痉挛的软组织,恢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缓解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技术。通常有手法牵伸、器械牵伸和自我牵伸,但儿童的肌肉与成人有很多不同,所以儿童最常用的是手法牵伸。

2.适应证

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组织粘连、挛缩或瘢痕致软组织失去延展性,关节活动范围变小,功能受限或障碍;肌力减弱及组织短缩;还用于激烈运动前后特别是减轻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3.禁忌证

严重的骨质疏松;骨性的关节活动受限;新发骨折或骨折未完全愈合;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内;关节腔内或关节周围组织有急性炎症或感染(红肿);关节活动或肌肉牵伸时有剧痛,以及软组织内有血肿或其他因素体征存在等。

二、上肢肌肉牵伸技术

(一)肩关节

肩关节的运动方向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水平内收、水平外展和内外旋等动作。其周围的肌肉包括三角肌、胸大肌、胸小肌、喙肱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下肌、菱形肌和前锯肌等。

1.肩关节屈曲

(1)目的:

牵伸肩关节后伸肌群(三角肌后部纤维、背阔肌、胸大肌的胸肋部及大圆肌等),扩大肩关节前屈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前臂和手自然放松,肘关节屈曲。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从儿童内侧握住肘关节肱骨远端后面,另一只手放于儿童肩胛骨腋缘固定肩胛骨。动作缓慢轻柔地牵伸儿童的上肢至肩关节屈曲最大活动范围,用以牵拉肩关节的后伸肌群(图5-1)。

图5-1 肩关节屈曲

2.肩关节后伸

(1)目的:

牵伸肩关节前屈肌群(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及喙肱肌等),扩大肩关节后伸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俯卧位,前臂和手自然放松,上肢放于体侧。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儿童肩胛骨后方,另一只手从儿童掌侧握住肱骨远端肘关节上方,动作缓慢轻柔地牵伸儿童的肩关节后伸到最大活动范围,用以牵拉肩关节的前屈肌群(图 5-2)。

3.肩关节外展

(1)目的:

牵伸肩关节内收肌群(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喙肱肌及肱二头肌长头等),扩大肩关节外展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上肢自然放松,肘关节屈曲90°,前臂和腕部呈中立位。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握住儿童肱骨远端,另一只手固定儿童肩胛骨腋缘,动作缓慢轻柔地牵伸儿童的肩关节水平外展至最大活动范围,用以牵拉肩关节的内收肌群(图 5-3)。

4.肩关节外旋

(1)目的:

牵伸肩关节内旋肌群(肩胛下肌及胸大肌等),扩大肩关节外旋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

图5-2 肩关节后伸

图5-3 肩关节外展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握住儿童肱骨远端,另一只手握住儿童前臂远端的掌侧,在肱骨远端处放置软垫,防止活动时肘关节疼痛。动作缓慢轻柔地牵伸肩关节做外旋动作,用以牵拉肩关节的内旋肌群(图5-4)。

图5-4 肩关节外旋

5.肩关节内旋

(1)目的:

牵伸肩关节外旋肌群(冈下肌、小圆肌及三角肌后部纤维等),扩大肩关节内旋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 90°。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握住儿童肱骨远端,另一只手握住儿童前臂远端的掌侧,在肱骨远端处放置软垫,防止活动时肘关节有疼痛。动作缓慢轻柔地牵伸肩关节做内旋动作,用以牵拉肩关节的外旋肌群(图5-5)。

图5-5 肩关节内旋

6.肩关节水平外展

(1)目的:

牵伸胸部肌群(胸大肌及三角肌等),扩大肩关节外展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肩关节置于床边缘,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握住儿童肱骨远端,另一只手固定儿童肩部,移动上臂至治疗床的边缘下方。动作缓慢轻柔地使上臂向地面方向牵伸至最大活动范围,用以牵拉肩关节水平内收肌群(图5-6)。

图5-6 肩关节水平外展

(二)肘关节与前臂

肘关节的运动方向包括屈曲和伸展动作。前臂的运动方向包括旋前和旋后动作。其周围的肌肉包括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肱三头肌、旋前圆肌、肘肌、旋前方肌及旋后肌等。

1.肘关节伸展

(1)目的:

牵伸屈肘肌群(肱二头肌、肱肌及肱桡肌),扩大肘关节伸直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上肢稍外展放松。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握住儿童前臂远端掌侧,另一只手固定儿童肩胛骨或肱骨近端。动作缓慢轻柔地牵伸前臂在旋前、旋后及中立位下至最大活动范围,用以牵拉屈肘肌群(图 5-7)。

图5-7 肘关节伸展

2.肘关节屈曲

(1)目的:

牵伸伸肘肌群(肱三头肌、肘肌及前臂伸肌群等),扩大肘关节屈曲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上肢稍外展放松。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握住儿童前臂远端掌侧,另一只手固定儿童肩胛骨或肱骨近端。动作缓慢轻柔地屈曲肘关节至最大活动范围,用以牵拉伸肘肌群(图5-8)。

图5-8 肘关节屈曲

3.前臂的旋前和旋后

(1)目的:

牵伸前臂旋后肌群(肱二头肌、旋后肌及肱桡肌等),扩大前臂旋前活动范围。牵伸前臂旋前肌群(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及桡侧腕屈肌等),扩大前臂旋后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上肢稍外展放松,肘关节屈曲90°。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握住儿童前臂远端掌侧,另一只手固定儿童肱骨远端。动作缓慢轻柔地做前臂旋前或旋后牵伸,至最大活动范围,用以牵拉前臂旋后或旋前肌群(图 5-9)。

图5-9 前臂的旋前或旋后

(三)腕关节与手部关节

腕关节的运动方向包括屈曲、伸展、掌尺屈、掌桡屈、背尺伸和背桡伸。手部关节的运动方向包括拇指掌指关节做屈伸运动;掌指关节做屈、伸、收、展运动;指间关节做屈伸运动;腕关节周围的肌肉包括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及尺侧腕屈肌。手部关节周围的肌肉包括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拇长展肌、指浅屈肌及拇长屈肌。

1.腕关节屈曲

(1)目的:

牵伸伸腕肌群(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及尺侧腕伸肌等),扩大腕关节屈曲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或坐位,屈肘90°,前臂旋后或呈中立位,手指放松。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儿童前臂远端,另一只手握住儿童手掌。动作缓慢轻柔地被动屈曲腕关节至最大活动范围,用以牵拉伸腕肌群(图5-10)。

图5-10 腕关节屈曲

2.腕关节伸展

(1)目的:

牵伸屈腕肌群(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及尺侧腕屈肌等),扩大腕关节伸展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或坐位,前臂旋前或呈中立位,手指放松。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儿童前臂远端,另一只手握住儿童手掌背面。动作缓慢轻柔地被动伸展腕关节至最大活动范围,用以牵拉屈腕肌群,同时允许手指被动屈曲(图 5-11)。

图5-11 腕关节伸展

3.腕关节桡侧偏

(1)目的:

牵伸尺侧偏肌群(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等),扩大腕关节桡侧偏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坐位,前臂置于治疗床上,处于中立位。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儿童前臂远端,另一只手握住儿童第五掌骨。动作缓慢轻柔地被动向腕关节桡侧偏移,用以牵拉腕关节尺侧偏肌群(图5-12)。

图5-12 腕关节桡侧偏

4.腕关节尺侧偏

(1)目的:

牵伸桡侧偏肌群(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和示指伸肌等),扩大腕关节尺侧偏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坐位,前臂置于治疗床上,处于中立位。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儿童前臂远端,另一只手握住儿童第二掌骨处。动作缓慢轻柔地被动向尺侧偏移腕关节,用以牵拉腕关节桡侧偏肌群(图5-13)。

图5-13 腕关节尺侧偏

5.拇指掌指关节

(1)目的:

牵伸掌指关节肌群(拇短屈肌、拇长屈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拇收肌、拇短展肌及拇长展肌),扩大掌指关节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坐位或仰卧位。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握住儿童拇指腕掌关节大多角骨,另一只手握住儿童第一掌骨处。动作缓慢轻柔地被动牵伸拇指掌指关节的屈曲、伸展、内收和外展肌群(图5-14)。

图5-14 拇指掌指关节

6.手指掌指关节

(1)目的:

牵伸手指掌指关节肌群(指深屈肌、指浅屈肌、指伸肌、小指伸肌、示指伸肌、骨间掌侧肌、小指展肌及骨间背侧肌),扩大手指掌指关节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坐位或仰卧位。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握住儿童手掌固定掌骨,另一只手握住儿童近端指骨,保持腕关节中立位。动作缓慢轻柔地将掌骨或指骨被动向屈、伸、内收和外展方向牵伸,用以牵伸其肌群(图5-15)。

图5-15 手指掌指关节

三、下肢肌肉牵伸技术

(一)髋关节

髋关节的运动方向包括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内旋和外旋动作。其周围的肌肉包括腰大肌、髂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大收肌、短收肌、长收肌、耻骨肌、股薄肌、阔筋膜张肌、半腱肌、半膜肌、闭孔外肌、闭孔内肌、股方肌、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和缝匠肌等。

1.屈膝时髋关节屈曲

(1)目的:

屈膝时牵伸髋关节伸展肌群(臀大肌等),扩大髋关节屈曲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下肢稍屈髋屈膝。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儿童对侧的下肢让其处于伸直,防止出现代偿运动,另一只手握住足踝处。动作缓慢轻柔地充分屈曲儿童的膝关节和髋关节,用以牵拉屈膝时髋关节的伸展肌群(图5-16)。

图5-16 屈膝时髋关节屈曲

2.伸膝时髋关节屈曲

(1)目的:

伸膝时牵伸髋关节伸展肌群(半腱肌、半膜肌及股二头肌长头等),扩大髋关节屈曲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

(3)操作手技:

治疗师坐骑在儿童腿上,用以固定其下肢,抬起一侧下肢,一只手放在儿童股骨远端固定骨盆和股骨,防止出现代偿运动,另一只手握住足踝处。动作缓慢轻柔地将抬起患侧大腿向上方牵伸,做髋关节外旋动作时,牵拉伸膝髋关节的内侧肌群(半腱肌和半膜肌)(图5-17),做髋关节内旋动作时,牵拉伸膝髋关节的外侧肌群(股二头肌长头)(图5-18)。

图5-17 牵拉伸膝髋关节内侧肌群

图5-18 牵拉伸膝髋关节外侧肌群

3.髋关节伸展

(1)目的:

牵伸髋关节屈曲肌群(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耻骨肌、阔筋膜张肌及臀中肌前部等),扩大髋关节伸展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俯卧位。

(3)操作手技:

牵伸侧下肢稍屈膝,对侧下肢伸膝,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儿童非牵伸侧下肢的臀部处,防止骨盆运动,另一只手屈曲牵伸侧膝关节并放在股骨远端托住大腿。动作缓慢轻柔地后伸儿童的髋关节,用以牵拉髋关节的屈曲肌群(图5-19)。

图5-19 髋关节伸展

4.髋关节外展

(1)目的:

牵伸髋关节内收肌群(大收肌、短收肌、长收肌、耻骨肌及股薄肌),扩大髋关节外展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下肢伸直放松。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放在儿童一侧大腿内侧固定骨盆,另一只手从腘窝下托住被牵伸侧下肢。动作缓慢轻柔地外展儿童的髋关节,用以牵拉髋关节的内收肌群(图5-20)。

图5-20 髋关节外展

5.髋关节内收

(1)目的:

牵伸髋关节外展肌群(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等),扩大髋关节内收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侧卧位,上方为牵伸侧,下方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伸展位。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放在儿童牵伸侧的髂嵴上固定骨盆,另一只手放在牵伸侧股骨远端外侧。动作缓慢轻柔地屈曲儿童牵伸侧膝关节并伸直髋关节,使牵伸侧髋关节随重力内收,用以牵拉髋关节的外展肌群(图5-21)。

图5-21 髋关节内收

6.髋关节外旋

(1)目的:

牵伸髋关节内旋肌群(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及臀中肌的前侧纤维等),扩大髋关节外旋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俯卧位,牵伸侧伸髋屈膝90°,对侧膝关节伸直。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按压儿童臀部处固定骨盆,另一只手握住牵伸侧下肢胫骨远端外踝处。动作缓慢轻柔地施加外力于外踝或胫骨外侧面,外旋髋关节,用以牵拉髋关节的内旋肌群(图5-22)。

图5-22 髋关节外旋

7.髋关节内旋

(1)目的:

牵伸髋关节外旋肌群(梨状肌、孖肌、臀大肌、闭孔肌及股方肌),扩大髋关节内旋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俯卧位,牵伸侧伸髋屈膝90°,对侧膝关节伸直。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按压儿童臀部处固定骨盆,另一只手握住牵伸侧下肢胫骨远端外踝处。动作缓慢轻柔地施加外力于内踝或胫骨内侧面,内旋髋关节,用以牵拉髋关节的外旋肌群(图5-23)。

图5-23 髋关节内旋

(二)膝关节

膝关节的运动方向包括屈曲、伸展动作,膝关节的旋转活动是伴随膝关节屈伸活动进行的,为不随意运动。其周围的肌肉包括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跖肌、腘肌、股薄肌和缝匠肌等。

1.膝关节屈曲

(1)目的:

牵伸膝关节伸展肌群(股四头肌等),扩大膝关节屈曲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俯卧位,牵伸侧下肢放置软垫或毛巾卷,防止牵伸对髌骨损伤,另一侧下肢自然放松伸直。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按压儿童臀部处固定骨盆,另一只手握住小腿远端。动作缓慢轻柔地施加外力屈曲膝关节至最大活动范围,用以牵拉膝关节的伸展肌群(图5-24)。

图5-24 膝关节屈曲

2.膝关节伸展

(1)目的:

牵伸膝关节屈曲肌群(腘绳肌、腓肠肌、跖肌、腘肌、股薄肌和缝匠肌等),扩大膝关节伸展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俯卧位,牵伸侧下肢放置软垫或毛巾卷,防止牵伸对髌骨损伤,另一侧下肢自然放松伸直。或取仰卧位,双下肢自然放松伸直。

(3)操作手技:

儿童取俯卧位,治疗师一只手按压儿童臀部处固定骨盆,另一只手握住小腿远端。动作缓慢轻柔地施加外力伸展膝关节至最大活动范围,用以牵拉膝关节的屈曲肌群(图5-25)。儿童仰卧位下,治疗师坐骑在儿童腿上,用以固定其下肢,抬起牵伸侧下肢,一只手放在儿童股骨远端,另一只手握住足踝处。动作缓慢轻柔地将抬起侧下肢向上方牵伸,并被动背屈踝关节加强牵伸效果,用以牵拉膝关节的屈曲肌群(图5-26)。

图5-25 俯卧位——膝关节伸展

图5-26 仰卧位——膝关节屈曲

(三)踝关节

踝关节的运动方向包括跖屈、背伸、内翻和外翻动作。其周围的肌肉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趾长屈肌 长屈肌 长伸肌和趾长伸肌等。

1.踝关节背屈

(1)目的:

牵伸踝关节跖屈肌群(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及腓骨短肌等),扩大踝关节背屈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双下肢自然放松。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握住儿童胫骨远端固定小腿,另一只手握住足跟、前臂手掌侧抵住足底。动作缓慢轻柔地被动背伸儿童踝关节至最大活动范围,用以牵拉踝关节的背屈肌群。需要注意的是,伸膝位牵伸的是腓肠肌,屈膝位牵伸的是比目鱼肌(图5-27)。

图5-27 踝关节背屈

2.踝关节内翻

(1)目的:

牵伸踝关节外翻肌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等),扩大踝关节内翻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双下肢自然放松。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握住儿童内外踝下方的距骨处,另一只手握住足跟。动作缓慢轻柔地将儿童的足跟向内转动,用以牵拉踝关节的外翻肌群(图5-28)。

图5-28 踝关节内翻

3.踝关节外翻

(1)目的:

牵伸踝关节内翻肌群(胫骨后肌、胫骨前肌、趾长屈肌及 长屈肌等),扩大踝关节内翻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双下肢自然放松。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握住儿童内外踝下方的距骨处,另一只手握住足跟。动作缓慢轻柔地将儿童的足跟向外转动,用以牵拉踝关节的内翻肌群(图5-29)。

图5-29 踝关节外翻

四、躯干肌肉牵伸技术

(一)颈椎

颈椎的运动方向包括前屈、后伸、侧屈和对侧旋转动作。其周围的肌肉包括头前直肌、头长肌、颈长肌、斜角肌、夹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等。

1.颈椎前屈

(1)目的:

牵伸颈椎后伸肌群(夹肌、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等),扩大颈椎前屈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头部稍悬空。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位于儿童的头顶上方位置,双手托住儿童枕骨的下方以稳定头部。动作缓慢轻柔地将头部抬起,下颌向胸部方向运动,用以牵伸儿童颈部后伸肌群(图5-30)。

图5-30 颈椎前屈

2.颈椎后伸

(1)目的:

牵伸颈椎前屈肌群(头前直肌、头长肌、颈长肌、斜角肌),扩大颈椎后伸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头部稍悬空。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位于儿童的头顶上方位置,双手托住儿童枕骨的下方以稳定头部。动作缓慢轻柔地将头部向后方牵伸,用以牵拉儿童颈部前屈肌群(图5-31)。

图5-31 颈椎后伸

3.颈椎侧屈

(1)目的:

牵伸颈椎侧屈肌群(头前直肌、头长肌、颈长肌及斜角肌),扩大颈椎侧屈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头部稍悬空。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位于儿童的头顶上方位置,双手托住儿童枕骨的下方以稳定头部。动作缓慢轻柔地将头部向侧方牵伸,同侧耳朵旋转至肩峰位置,用以牵拉儿童颈部侧屈肌群(图 5-32)。

图5-32 颈椎侧屈

(二)腰椎

腰椎的运动方向包括屈曲、伸展、侧屈和旋转动作。其周围的肌肉包括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髂腰肌、竖脊肌和臀大肌等。

1.腰椎屈曲

(1)目的:

牵伸腰椎伸展肌群(竖脊肌、臀大肌等),扩大腰椎屈曲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仰卧位。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儿童下肢远端,另一只手放于双侧膝关节后方令其充分屈曲膝关节和髋关节,让儿童头部抬起,下颌向胸部方向运动,用以牵伸儿童腰椎后伸肌群(图5-33)。

图5-33 腰椎屈曲

2.腰椎伸展

(1)目的:

牵伸腰椎屈曲肌群(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及髂腰肌),扩大腰椎伸展的活动范围。

(2)体位:

儿童取俯卧位。

(3)操作手技:

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儿童骨盆处,另一只手放于股骨远端,动作缓慢轻柔地将儿童大腿向上方抬起,直到骨盆旋转、腰椎伸直,用以牵拉儿童腰椎屈曲肌群(图5-34)。

图5-34 腰椎伸展

(栾天明 范艳萍) hSbP/5Zx0Jufta1D2XLVyTmxPe4SZuxoL5qMfY4jTFgzjsMVkTF63d4Im6PkSO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