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发育是有一定顺序的。大肌肉群发育较早,小肌肉群发育迟些,上、下肢肌肉的发育早于躯体肌肉,臂部和大腿肌肉的发育又早于小腿和足部的较小肌肉和手的小肌肉群。儿童的肌肉与成人相比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从肌肉的外观看,既娇嫩又柔软,肌纤维也较成人显得很细,而间质相对较多,同时,儿童的肌腱也显得宽而短;从儿童肌肉的内部看,肌肉中水分较成人多,而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的比例却较成人相对较低。因此,这些原因导致了儿童的肌肉收缩力差,很容易疲劳和损伤。但因儿童代谢旺盛,供氧充足,故疲劳后恢复也较成人快。
肌肉的活动是由身体内的神经系统来调节的。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导致了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调节功能不强,所以有时儿童的动作会显得很不协调。
从儿童肌肉整体发育过程来看,儿童完成上、下活动的大肌肉群发育较早。实际表现为新生儿出生后上、下肢都会动,约3岁时上、下肢活动已趋协调。5岁时下肢肌肉发育较快。但是,儿童的小肌肉群却发育较晚,3~4岁时还不能在握笔、使用筷子、系鞋带等需要手指活动的细小动作方面掌握自如,待5岁以后,儿童这些动作才能协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