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临床用药千变万化,存在个体化用药差异、用药新进展、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问题,因此,绝对的合理用药难以达到,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药只是相对的。同样,合理用药的标准也是相对标准,无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统一模式、统一计量指标及统一检验尺度。

一般认为,合理用药应遵循“5R”原则,即: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物,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剂量,正确的给药途径。用英文表述为:To the right patient,Give the right drug,At the right time,In the right dose,By the right route。

一、正确的患者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应选择最适合的药物,采取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疾病。例如,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尽量避免选择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儿童用药应注意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老年患者各系统功能降低,应注意药物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考虑药物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的影响,或通过乳汁分泌有可能对乳儿产生的影响。

二、正确的药物

根据临床诊断,针对性地选择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可能不止一种,应根据患者情况,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三、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时间是指根据药物特点及疾病特征,选择正确的给药时间,采取恰当的疗程。科学地掌握服药时间,既能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还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应根据疾病特点和药物性质选择恰当的给药时间,如空腹服用、饭前服用、饭后服用、睡前服用、晨起服用等。

四、正确的剂量

每种药物都有各自的治疗剂量范围,应根据病情在药物治疗窗范围内选择正确的治疗剂量,如果剂量过大,有可能导致药物毒副作用的增加,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剂量过小,则起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贻误病情。为实现治疗剂量的个体化,推荐适宜的治疗药物监测,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五、正确的途径

药物发挥作用是通过一定的给药途径实现的。一般认为,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的药物,口服给药,不必采用肌内注射甚至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给药方式。而对于危重症患者,初始治疗应予以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给药方式,以迅速控制病情,确保药效;待病情好转能口服药物时,可转为口服给药。对于特定部位疾病的治疗,可根据情况选择局部用药、局部封闭、靶向治疗、介入治疗等给药途径。 3C1qxSH2VlcTvQwlmwdd/pMRn8cREbW7s6QBApPFpMFre7ipJdcyDi659BZ0Hgp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