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上呼吸道感染,神经肌肉接头阻滞,阿奇霉素
患者,女,65岁,主因“左眼睑下垂3个月,咳嗽、咳痰1周,发热伴四肢无力2天”入院。患者晨起眼睑下垂症状较轻,晚间症状严重,休息后可以减轻。近一周由于受凉出现咳嗽,咳黄脓痰,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8.2℃。查体:神清语利,左眼睑下垂,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未引出,无感觉障碍。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痰鸣音。血常规示:白细胞10.6×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胸部X线:肺纹理增粗。疲劳试验(+),新斯的明实验(+),重复低频电刺激试验波幅减低,胸腺CT(-),血清肿瘤标记物正常。
诊断:
重症肌无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
人免疫球蛋白0.4g/kg 静脉滴注,一日1次,连用5天
溴吡斯的明60mg 口服,一日3次
阿奇霉素片0.5g 口服,一日1次
1.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的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递质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溴吡斯的明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使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增多,有利于患者肌力的恢复。
2.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有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双向作用,可以减少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产生,同时增强T细胞作用,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前应用可大大减低患者肌无力危象的可能。患者重症肌无力诊断明确,应用溴吡斯的明改善症状,应用人免疫球蛋白预防肌无力危象。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少数患者可原发或继发细菌感染。对于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应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择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患者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稍高于正常,提示存在细菌感染可能,可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但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选择阿奇霉素会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递质传递,导致肌无力症状的加重,还可能诱发肌无力危象。
四环素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磺胺类药物、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新霉素、多黏菌素等可加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导致肌无力症状加剧;奎宁、奎尼丁等药物可以降低肌膜兴奋性,重症肌无力患者应避免或慎用以上药物。此外重症肌无力患者还应避免应用吗啡、安定、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普萘洛尔等药物,以免加重肌无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