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rational use of drug)一般是指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及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包括药物选择正确、剂量适当、给药途径适宜、联合用药合理等。
合理用药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合理治疗学,倡导以当代系统的医药学知识和理论指导实施治疗。合理用药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整体进步不断演变,其发展水平呈现不断完善的递进趋势。
1985年,内罗毕国际合理用药专家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xpert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对症开药,供药适时,价格低廉,配药准确,以及剂量、用药间隔和时间均正确无误,药品必须有效、质量合格、安全无害。
1987年,WHO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处方药物应为适宜药物;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正确地调剂处方;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天数服用药物;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1997年,WHO将合理用药的生物医学标准修订为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品,具体要求包括:药品正确无误;用药指征适宜;药物的疗效、安全性、适用性、使用方法及价格对患者适宜;剂量、用法与疗程适当;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不良反应小;药品调配及提供给患者的药品信息准确无误;患者遵医嘱情况良好。
现代意义上的合理用药不仅包括从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各方面评价其防病治病的效果,而且包括从社会、经济等方面评价其合理性,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