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案例2-30
急性有机磷中毒药物治疗方案不当致病情反复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辅酶A,高渗葡萄糖,胆碱酯酶,补液

【案例简介】

患者,女,57岁,因12小时前口服有机磷200ml就诊。患者被发现时意识不清,有呕吐,无发热。毒物检测结果显示:有机磷农药成分(乙酰甲胺磷)3.6μmmol/L。胆碱酯酶活力25%。给予洗胃、阿托品3.0mg、碘解磷定2.0mg等治疗,洗胃引流出血性液体,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

诊断:

急性有机磷中毒

处方: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mg 入壶

25%葡萄糖注射液40ml 静脉注射

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抢救疗效不理想。

【药师点评】

1.有机磷酸酯类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人体,经6~12小时达峰,并分布于全身各器官,主要由肾脏排泄。其毒性是由于亲电子性的磷与体内“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的丝氨酸的羟基进行共价键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失去了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体内乙酰胆碱过量蓄积,引起了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最后转为抑制和衰竭,产生一系列毒性症状。

2.阿托品为抗胆碱药,可对抗乙酰胆碱活性;碘解磷定可使磷酰化胆碱酯酶“脱磷酸”,恢复胆碱酯酶的活力,以水解乙酰胆碱而解毒,对中毒早期疗效较好。辅酶A为体内乙酰化反应的辅酶,参与体内乙酰化反应,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中毒患者的心、肝、肾功能。但外源性补充辅酶A,可生成更多的乙酰辅酶A,提供合成乙酰胆碱的物质基础,能使毒性症状加重,病情出现反复。

3.治疗时输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并静脉注射25%葡萄糖注射液40ml(相当于输入葡萄糖310g),抢救中如快速大量输入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可使体内碘解磷定和阿托品的有效血药浓度被稀释,另外葡萄糖也影响被激活的胆碱酯酶。实验证明,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经静脉输入后,测定胆碱酯酶活力下降7~9U,从而降低了碘解磷定的疗效。再者,体内合成乙酰胆碱需要有乙酰辅酶A参与,而葡萄糖在体内降解时的中间产物为丙酮酸,它能在线粒体内经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所以输入高渗葡萄糖就等于提供合成乙酰胆碱的物质基础,也会增加乙酰胆碱的毒性症状,造成病情反复。

【特别提示】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补液应给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为宜,不应使用10%或25%葡萄糖注射液。在使用阿托品和碘解磷定解救有机磷中毒时不宜大量补液,以免使抢救药物浓度被稀释,影响疗效。并且在体内胆碱酯酶活力未恢复前、毒性症状未消除时,不宜使用辅酶A及含有辅酶A的能量制剂。 L666QWG7N5WPQp3EjMoh08Z4PxZZQW/4BTe3IZLM+dhP+BOJGoA6MBr9QU9KsY5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