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琳今年39岁,已经生育过2个孩子。去年意外怀孕,最终夫妻俩商量决定不要三胎,就去做了人工流产手术。术后小琳的月经量明显减少,为既往的1/3,其他没有什么不舒服。小琳来医院检查,超声提示宫腔粘连可能。小琳问医生有什么办法能治疗宫腔粘连,医生说可以做宫腔镜,但认为小琳不打算再生育,没有必要做宫腔镜。小琳却很想做,因为她很想恢复月经量,总觉得月经量少,排毒不畅,会衰老得快。那么到底需要手术吗?
既往2011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发布的“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和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制定的中国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都有具体的量化标准,认为正常月经量是5~80ml,<5ml算月经过少,>80ml为月经过多。月经的定量测量可以采用月事杯进行。
不过,2018年FIGO修改版则放弃了月经量的客观标准。出血量多少根据个人感受来诊断,即月经出血影响女性的身体、情绪、社会活动、生活质量,即称为月经过多。所以对于月经过多,不管是否存在贫血,只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即应积极寻找可能的原因,并可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
月经过多会直接引起贫血,严重者出现重度贫血、乏力、皮肤黏膜苍白、头痛、头晕、耳鸣、晕厥、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减退等。需要分析原因,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常见的原因有宫腔内异常,如黏膜下肌瘤,超声提示宫腔有占位,中低回声,一般需要宫腔镜手术明确诊断。如为肌瘤,需要将其切除;如为内膜增厚,需要诊断性刮宫。如为子宫腺肌病等因素引起的月经过多,需要全身用药/局部放环,或者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如果无再生育计划者,除了常规的宫腔镜手术,也可以考虑子宫内膜去除/消融术或者子宫切除术。
月经量少,其实要分析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处理的方式不一样。如果是短期内出现月经量少还是要排除怀孕,因为有时候你认为的月经,可能是先兆流产或者异位妊娠出血表现。另外,要排除妇科内分泌问题,比如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如果是子宫腔操作之后引起的月经量少,要排查是否宫腔粘连。如果有生育计划,宫腔粘连需要积极处理;如果没有生育计划,也没有症状,可以不用处理。
所以月经量明显减少,还是需要就医并进行相关的检查,有些情况是需要治疗的,有些在检查后不一定需要治疗。
月经量少,其实要分析原因,实际上,绝大多数月经量变少,是因为月经的产量变少。
内分泌引起的月经量少,如发生卵巢功能不全,雌激素产生量减少,内膜的增生也减少,那么月经量不多,确实会容易衰老。但是,其实这不是月经量少引起人的衰老,而是卵巢功能下降,月经量少只是表现的症状之一。如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或高催乳素血症,则是因内分泌异常,经常不排卵,体内孕激素不足,无法完全转化内膜,内膜无法充分剥脱下来,故月经量少。这种情况的月经量少一般跟衰老不相关,但内膜一直无法完全剥脱下来,容易发生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形成子宫内膜病变,甚至发生癌前病变和癌变。
如果是子宫腔操作之后引起的月经量少,要排查是否宫腔粘连。宫腔粘连为宫腔内膜的缺损、部分宫腔闭锁引起的月经减少甚至闭经,一般会影响生育。所以如果有生育计划,需要积极处理。如果没有生育计划,也没有经血流出受阻的症状,可以不用处理。而且,宫腔粘连只是宫腔局部的损伤,一般跟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无关,所以也不会引起衰老。
此外,还要看看是否有医疗干预,比如放特殊的环,如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曼月乐环)或者短效口服避孕药。这两者均可能引起月经量少,这是由局部或全身药物的作用引起的,与衰老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