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病例19

【病史】

患者,男性,83岁,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3月余,返院复查,无特殊不适。既往患者3月余前因胸闷于本院行CT检查发现“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瘤腔内附壁血栓形成”。患者遂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超声表现】

原腹主动脉瘤体内见强回声支架,瘤体大小6.2cm(前后径)×6.3cm(横径),支架内及支架近远端铆钉区均血流通畅。瘤体内支架外局部见低-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异常血流信号,范围约1.4cm×1.4cm。脉冲多普勒超声探及双期双向血流频谱,PSV=96cm/s。能量多普勒超声显示异常血流信号与肠系膜下动脉相交通(图19-1)。

图19-1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超声图像

二维灰阶超声示原腹主动脉瘤体内见强回声支架,瘤体内支架外局部见低-无回声区(A、B);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瘤体内支架外可见异常血流信号(C);脉冲多普勒超声探及双期双向血流频谱(D);能量多普勒超声示异常血流信号与肠系膜下动脉相交通(E)。

【超声诊断】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瘤体内支架外见内漏(Ⅱ型),考虑来源于肠系膜下动脉属支。支架内及近远端血流通畅。

【超声诊断依据】

二维灰阶超声示原腹主动脉瘤体内见强回声支架,支架内血流通畅。多普勒超声示瘤体内支架外局部可见异常血流信号,呈双期双向血流频谱,并与肠系膜下动脉相交通。

【点评】

腔内修复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常用方法。超声检查在术后的随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术后超声随访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动脉瘤体大小的测量。随访应测量动脉瘤体的大小变化,判断修复效果。②支架位置的检查。术后超声应检查支架的位置,确保支架没有移位。③支架内血流的检查。术后超声应检查支架内血流是否通畅、是否存在狭窄或闭塞。④内漏的检查。内漏是指血管腔内支架外的动脉瘤囊内存在血流流入。超声检查可探查瘤体内支架外是否有额外的血流信号(内漏)。不同类型的内漏处理方法不同。本病例为Ⅱ型内漏。Ⅱ型内漏是指血流从腹主动脉分支反流进入瘤腔,常见的动脉有肠系膜下动脉、腰动脉等。Ⅱ型内漏是最常见的内漏类型,通常会自行消退,其造成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很低(< 1%)。Ⅱ型内漏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瘤体增大≥ 1cm时需考虑再次介入治疗。超声检查在术后随访中是一种安全、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好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和瘤体变化,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 0/PJPraXDrL7VwYLw6CXvRuv34mBSIi7+a8C2mVaQqz0/XBBJiMQ+TbU9aVoORQ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