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4岁。主诉:体检发现髂内动脉瘤1个月。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摔倒后于外院行CT检查发现右侧髂内动脉瘤,现在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院,门诊拟“右侧髂内动脉瘤”收治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服用过酒石酸美托洛尔、西尼地平、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等药物治疗。高脂血症5年余,服用匹伐他汀治疗。
体温36.4℃,脉搏76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36/75mmHg。胸廓未见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88次/min,律齐,未闻及额外心音,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可,胃纳可,睡眠可,二便无殊,体重未见明显改变。
血常规及血生化未见明显异常。
二维灰阶超声:右侧髂内动脉可见局限性囊状扩张,长约91mm,宽约48mm。
CDFI:无回声区内充满血流信号(图13-1A)。
脉冲多普勒超声:呈动脉频谱(图13-1B),并可见低回声区与管壁相连,大小约91mm×32mm。
图13-1 右侧髂内动脉瘤超声图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右侧髂内动脉局限性囊状扩张,无回声区内充满血流信号(A);频谱多普勒超声显示为动脉频谱(B)。
右侧髂内动脉瘤伴血栓形成。
超声可见右侧髂内动脉局限性囊状扩张,无回声区内充满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并可见低回声区与管壁相连。
CT增强检查(图13-2):右侧髂内动脉瘤样扩张,较宽处宽约5cm,伴附壁血栓。诊断:右侧髂内动脉瘤,伴附壁血栓。
图13-2 右侧髂内动脉瘤CT图像
CT平扫显示右侧髂内动脉瘤样扩张,呈不均匀低密度(A);CT增强显示右侧髂内动脉瘤样扩张伴附壁血栓(B)。
患者行髂内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术中造影显示右侧髂内动脉瘤,开口距离髂总动脉分叉处约3cm。术中置入一体化覆膜支架,再次造影示髂内动脉瘤隔绝良好。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患者摔倒后体检发现右侧髂内动脉瘤,结合超声及CT表现,考虑为右侧髂内动脉瘤伴血栓形成。髂内动脉瘤是发生于髂内动脉的瘤样扩张,发病率较低,多见于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瘤体较小时容易漏诊;瘤体较大发生破裂时,临床表现容易与其他急腹症相混淆,延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后果。因此超声的早发现、早诊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术前能正确诊断髂内动脉瘤的位置、大小、血流信号等,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外科治疗;术后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后评估和术后随访提供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