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2岁。主诉:发热伴腰背、右下肢肿痛5天。现病史: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4天,右下肢皮温较对侧稍低,无压痛,皮肤未见青紫、苍白、溃破形成,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双侧股动脉搏动可。超声及下肢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增强扫描均提示右侧髂总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遂行右侧髂总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口服华法林。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腰背、右下肢肿痛,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史:患者2个月前行右侧髂总动脉支架植入术。
体温37.1℃,脉搏7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5mmHg。右下肢周径较左侧明显增粗,软组织肿胀明显,无浅表静脉迂曲、扩张,无皮疹,无脱屑,无明显色素沉着,无明显浅静脉血栓,无破溃、出血。皮温稍低,无压痛,股动脉搏动可触及,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趾端血运良好,温度觉、痛觉、触觉正常。
白细胞计数18.1×10 9 /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91.1%,D-二聚体2.65mg/L。
二维灰阶超声:右侧腹腔可见无回声区,大小约64mm×52mm,与髂总动脉(支架)相通,交通口内径约3.5mm(图12-1A)。CDFI:内见“漩涡状”血流信号,交通口处为动脉频谱(图12-1B、C)。
右侧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与支架相通)。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右侧腹腔可见无回声区,与髂总动脉(支架)相通,内见“漩涡状”血流信号。
图12-1 右侧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术前超声图像
二维灰阶超声显示右侧髂总动脉支架旁无回声区(A);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无回声区内充满血流信号(B);频谱多普勒超声显示交通口处为动脉频谱(C)。
腹部CT平扫检查(图12-2):右侧髂总动脉走行区可见置入支架影。右侧髂血管周围、腰大肌至髂腰肌内侧稍低密度团块,边缘密度略高,最大层面约7.5cm×7.0cm,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多发条索影。诊断:右侧髂总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右侧髂血管周围、腰大肌至髂腰肌内侧团块,血肿?
图12-2 腹部CT平扫图像
右侧髂血管周围、腰大肌至髂腰肌内侧稍低密度团块。
患者行右侧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腹主动脉覆膜支架+髂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中造影显示右侧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破溃位于起始处。术中置入一体化覆膜支架,再次造影示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隔绝良好。
右侧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右侧髂总动脉处可见低弱回声,范围约92mm×70mm。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考虑假性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未见明显残余漏(图12-3)。
图12-3 右侧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术后超声图像
右侧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二维灰阶超声显示右侧髂总动脉处可见低弱回声区(A);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低弱回声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支架内血流通畅(B)。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主诉为发热伴腰背、右下肢肿痛5天,既往2个月前行右侧髂总动脉支架植入术,结合超声及CT表现,考虑为右侧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假性动脉瘤是血管壁发生不同程度损伤后动脉壁全层破裂而形成的与动脉相通的囊性病变,多由外伤引起,少数情况下由动脉粥样硬化及感染导致。假性动脉瘤持续增大会造成破裂出血,危及生命。假性动脉瘤的及时发现和明确诊断,对于患者的预后起关键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术前可以明确假性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瘤口内径等信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外科治疗;术后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恢复的情况等,为临床治疗后评估和术后随访提供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