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公益优先 医养一体 为失能老人托起幸福“夕阳红”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

摘 要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口130万的农业大县。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立足实际,长远规划,积极推进医养结合融合发展。卫生健康、民政、医保等部门分工协作,建立联席办公工作机制,打造出一条“公益优先,医养一体”的发展之路,有效破解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养老难题。

2022年,沛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县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康养需求实际,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为中心,集聚政策,健全机制,在全县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选择7家非镇政府驻地卫生院、2家镇政府驻地卫生院规划建设医养结合项目,投资3.7亿元,新建面积6.4万平方米,新设置护理型床位1 800张。2019年实行长期护理保险,解决老年人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经费补贴问题。采取乡镇卫生院托管养老院、乡镇卫生院转设护理中心、乡镇卫生院转设精神康养中心、民办医养结合机构四种运行路径,大力推进公益优先、医养一体的“沛县模式”。加快智慧赋能,健全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大力提升医养管理服务水平,解决了全县七千余名失能、失智、空巢老人的健康养老难题。

一、着力推进公益优先发展思路

沛县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定位于公益性、普惠性,具有区域发展特色。一是政府投资发展普惠养老。2022年,沛县县委、县政府将医养结合发展列入沛县2022年民生实事工程,成立医养结合工作专班,重点打造医养结合亮点项目,共建设医养结合中心(护理院)11家,其中10家公建公营,充分发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优势,降低群众健康养老负担。二是长护先行降低养老成本。实行长期护理保险,老人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可享受重度失能人员2 460元/月、中度失能人员1 545元/月的补贴。对辖区符合政策的三无、五保等特困老人减免费用,有效缓解了老年人在看病就医方面的经济负担。

二、加快实施医养结合模式转型升级

2019年以来,沛县探索出了四种接地气、合时宜的运行服务模式。一是乡镇卫生院托管养老院。沛县敬安镇卫生院托管敬安镇敬老院,成立了沛县静安护理院,设置养老床位300张,重度失能照护床位150张,同时接纳原有社会集中供养人员32人,形成了重度照护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医养模式。二是乡镇卫生院转设护理中心,两块牌子一个班子管理。沛县鸳楼、唐楼、湖屯等乡镇卫生院,为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院内新建护理院,设置床位共计800张,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的医养结合服务,探索出一条乡镇薄弱卫生院的转型发展新路径。三是乡镇卫生院转设精神康养中心。沛县王店卫生院转轨建成二级精神专科医院,承担精神患者的照护任务,该院新扩建精神专科病房6 000平方米,设置病床200张,现为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收治患者180余人。四是建设独立的民办医养结合机构。沛县福星夕阳红护理院设置医养结合床位200张,沛县嘉华护理院、华康护理院正在建设中,建成后新增医养结合护理床位800余张,将进一步满足全县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康养需求。

滨湖康养中心医护人员为老人做日常巡检

三、大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全面推进医养结合机构管理信息化,自主研发智慧医养系统,从老人档案录入、生活能力评估、护理等级评定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智能化操作,将“医”与“养”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综合到管理系统之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促进医养结合机构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二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与智能设备,随时查看老人生命特征状态、睡眠分析、离床状态、滞留过长预警,异常情况自动报警,防止老人发生意外;通过SOS呼叫,给老人提供快捷的养老服务需求,使患者入住体验感更强,环境安全及生命安全得到了更全面的保障。

截至2023年底,沛县共建设医养结合护理床位2 000余张,收住中重度失能患者600余人,精神疾病患者180余人,为6 300多位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医养结合服务“沛县模式”已经成为全县城乡居家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也让更多失能失智和家庭照护困难的群众得到了帮助。下一步,将突出需求导向,针对目标人群建立个人档案,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及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突出专业导向,利用县域内的中高等院校开设老年专业课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大力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Y1O8r0owWAFw064DlYwBrwz3uM0K5ebzyHQ5lGN/JTxPO5iRl0qic3ly+5qrmu6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