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典型引领 项目带动 推动区域医养结合新发展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

摘 要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多元保障,全面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特别是注重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切实发挥重大康养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高标准建设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医养结合机构,以点带面推动双阳区医养结合事业高质量发展。

双阳区位于长春市东南部,下辖四街三镇一乡、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3.6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5.2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7%。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双阳区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出发,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面统筹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持续强化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有效衔接,实现了医疗水平和养老服务“双提升”,打造了医养结合服务“金名片”。全区56家养老机构全部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约,其中4家医养结合机构设置床位2 160张,其中医疗床位300张、养老床位1 860张,占全区养老机构总床位的41%,基本形成了居家为主、社区为辅、机构为支撑的医养融合养老发展新格局。

一、党政上下“一条心”,部门协同“一盘棋”

(一)注重规划引领

党委、政府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全区“十四五”总体规划,高标准编制《双阳区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指南》《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任务分工清单》,明确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部门职责,医养结合发展方向和路径更加清晰。

(二)注重以上率下

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街)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明晰职责分工,量化考核指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调度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全力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三)注重汇聚合力

医保部门推动10家养老机构申报成为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定点单位,2023年受益群体1 814人次。卫生健康部门指导15家医疗机构成功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住建部门在医养项目审批中实行“一次性告知”服务,帮助企业快速办理手续。民政、人社、政数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合力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二、建设项目“抓龙头”,典型带动“立标杆”

(一)强化扶持,打造区域先锋

双阳区从政策、融资、技术等多方面,对首家民营医养结合机构鑫夕阳温泉康复养老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该项目从不足百床发展到床位1 030张、员工245人的区医保定点机构、长春市医疗照护保险居家照护定点服务机构、全国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

医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服务

(二)强化指导,打造行业典范新虹桥

积极引导企业发展,主动讲解国家政策导向、民间养老投向、未来发展趋向,指导原虹桥医院向医养结合转型。对标国际标准,累计投资5亿元建成虹桥康养中心。该项目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设计医疗床位300张、养老床位450张,2023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项目引入国际先进医疗设备和失能老人多功能照护康复设备。

(三)强化推动,打造区域康养综合体

双阳区依托紧邻长春市中心和拥有温泉资源的独特优势,以招商引资为途径、以医养结合为导向,支持企业开发建设大型康养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设计养老床位700张、医疗床位108张。

三、多元发力“强保障”,营造氛围“优导向”

(一)重投资,促提升

通过申请福彩公益金项目支持和自筹等方式,近三年累计投资3 200万元用于公办养老机构改扩建,增设养老床位150张。投资626万元新建一座1 977平方米的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失能特困供养人员护理楼,全区8家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

(二)强培训,增能力

举办医养结合培训班,聘请专家授课,对基层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并将培训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引导医务人员积极提升医养结合业务能力,壮大失能照护服务队伍,通过线上线下培训,2021—2023年有103名医护人员取得相关资质证书。

(三)广宣传,优环境

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全面普及老龄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培育健康生活新理念。牢牢把握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等重要节点,广泛宣传医养结合有关政策和机构服务开展情况,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社会环境。 0mUMkcG/hojJlOvEXEAE88cMBPfWxkfS0S5ykXKLPJOFZgkT4sLQUdZWwVNmrT4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