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婷婷突然晕倒在家。医生检查发现,她全身多脏器因营养不良而功能减退。原来,身高167厘米的婷婷希望保持身材,通过节食控制体重。“一天不吃主食,拒绝碳水,只吃代餐、蔬菜和水果。”婷婷说,一学期她从40千克减到30千克,但经常没力气、掉头发,心率只有正常人的一半。目前,婷婷已转入普通病房,但仍需要输液和吸氧。
谷类主要包括小麦、大米、玉米、小米及高粱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番薯、木薯等。我国居民膳食以大米和面粉为主,故称之为主食,而我国居民所称的杂粮通常包括了除米面以外的谷类和豆类。谷类食物也是我国居民能量、蛋白质、部分矿物质及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全谷物由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胚等四个部分构成,各种营养成分在谷粒中的分布不均匀。谷类食物中的营养素种类和含量因谷物的种类、品种、产地、施肥以及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
蛋白质: 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在7.5%~15.0%,根据溶解度不同,可将谷类蛋白分为四类,即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其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是谷类中含量较丰富的蛋白质。小麦的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具有吸水膨胀性,适宜于制作成各种面点。
碳水化合物: 谷类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是碳水化合物最经济的来源。谷类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因谷类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如普通玉米淀粉约含26%的直链淀粉,而糯玉米、黏高粱和糯米淀粉几乎全为支链淀粉。
脂肪: 谷类脂肪含量普遍较低,为1%~4%,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胚芽,在谷类加工中,易转入糠麸中。玉米胚芽中脂肪含量一般在17%以上,常用来加工成玉米胚芽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以上,且主要为亚油酸和油酸。
矿物质: 含量为1.5%~3.0%,主要是磷和钙,多以植酸盐形式存在,主要存在于谷皮和糊粉层中,加工容易损失。
维生素: 谷类是B族维生素摄入重要来源,如维生素B 1 、维生素B 2 、烟酸、泛酸和维生素B 6 ,主要存在于糊粉层和胚芽中,精加工后易大量损失。玉米和小米含少量胡萝卜素,玉米和小麦胚芽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玉米中的烟酸为结合型,不易被人体利用,经加碱后可转化为游离型烟酸,提高吸收率。
此外,谷类含有多种植物化学物,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物质、植物固醇、类胡萝卜素等,主要存在于谷物麸皮部位,含量因不同品种有较大差异。在所有谷类食物中,荞麦中黄酮类化合物最高。花色苷广泛存在于黑米、黑玉米等黑色谷物中,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突变、改善近视、保护肝脏和减肥等作用。在谷物麸皮中酚酸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玉米>小麦>荞麦>燕麦,酚酸可以预防结肠癌等慢性疾病。玉米黄素属于类胡萝卜素,以黄玉米含量最高,营养价值较高。
玉米制品
薯类包括马铃薯、芋头、山药、豆薯等,淀粉含量8%~2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低,含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富含各种植物化学物。马铃薯中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多为酚酸物质。山药块茎主要含山药多糖、胆甾醇、麦角甾醇、多酚氧化酶、植酸及皂苷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化学成分是山药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餐餐有谷类: 一日三餐都要摄入充足的谷类食物。每餐都应该有谷类食物烹制的主食,可以选用不同种类的谷类食物,采用不同的烹调加工方法,制作成不同风味与口味的主食。大米可以做米饭、米粥、米粉、年糕或米糕等;小麦可以做馒头、面条、烙饼、面包、疙瘩汤、饺子、馄饨或包子等;其他杂粮也可以通过加工成粉末后加入大米粉或小麦粉中的方式,做成各式的中式点心。目前,居民所摄入的谷类基本都是精加工的大米和面粉,这样的谷类组成不利于健康。每天摄入的谷类须保持1/4~1/2全谷物或杂豆。因此,一日三餐中至少应有一餐的谷类食物有全谷物或杂豆。
在外就餐,勿忘主食: 在外就餐特别是聚餐时,容易忽视主食。点餐时,宜先点主食和蔬菜类,不能只点肉菜;就餐时,主食和菜肴同时上桌,不要在用餐结束时才把主食端上桌,从而发生主食吃得很少或不吃主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