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38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解析
066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 半斤,炙,去皮 生姜 半斤,切 半夏 半升,洗 甘草 二两,炙 人参 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行气宽中,健脾温运。
气滞痰阻兼脾虚之腹胀满,时轻时重,按之不痛。
本方主治脾虚不运,痰湿内生,阻滞气机之腹胀满,证属虚中夹实。本方重用厚朴宽中下气而除满;生姜、半夏开结利气,消痰除满;稍用炙甘草、人参健脾益气,而助运化。诸药配伍,补而不滞,消而不过,攻补兼施,恰合法度。按剂量核算补与消的比例低于3∶7,故有“三补七消”之说。
表2-39 小建中汤证解析
102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芍药 六两 生姜 三两,切 胶饴 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100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温中健脾,调和气血
伤寒二三日,心悸而烦,面色不华,神疲乏力;或少阳病见腹中挛急疼痛,阳脉涩、阴脉弦;或虚劳心中悸动不安、虚烦不宁等。
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方。方取桂枝汤外可调和营卫,内能调和脾胃、气血阴阳;倍用芍药酸甘益阴,除血痹,缓急止痛;重用饴糖甘温补中,缓急止痛,合大枣、炙甘草补脾益胃,助其建中之力。全方旨在建中,以壮脾胃,故名小建中汤。建中者,温建中腑,建立中气之谓。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乃阴阳气血不足,外邪内扰,心神失养所致。此时虽有表证,但不可攻伐,与小建中汤,温养中气,中气立则外邪可解,亦所谓“虚人伤寒建其中是矣”。脾胃同居中焦,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中气立则化源足,五脏六腑得养,故本方可治五脏虚劳。
表2-40 桂枝人参汤证解析
163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 四两,别切 甘草 四两,炙 白术 三两 人参 三两 干姜 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温阳健脾,兼以解表。
协热利而表里皆寒,内见腹痛下利清稀、心下痞硬,外见发热恶寒而表不解,舌淡苔白,脉浮迟而弱。
桂枝人参汤由理中汤加桂枝组成,适用于脾阳损伤兼表邪未解之证。方中干姜、炙甘草为甘草干姜汤,可温中散寒;人参、白术健脾运湿。四药共成理中汤,奏温中散寒,健脾祛湿之功。桂枝后下,取其气味芳香而解太阳表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