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妊娠期用药概述

一、妊娠期用药的原则

1.避免“忽略用药”

有妊娠可能的妇女用药时,需注意月经是否延期未至;患者在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生自己可能妊娠或已妊娠,医生接诊时应询问患者末次月经时间、妊娠情况以及近期用药情况,以免“忽略用药”。

2.致畸高敏期尽量避免用药

妊娠期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少用,尤其是在妊娠12周以内,属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外界因素高度敏感,应尽量避免用药;必须用药时,应根据病情选用临床有效且对胎儿安全的药物,不可自行用药。如果治疗可以推迟,尽量推迟到妊娠12周以后。

3.用老不用新,用短不用长,用少不用多,能单一不联合

一般来说,能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药物,就避免使用比较新的、尚未肯定对胎儿是否有不良影响的药物;严格掌握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注意及时停药;能用小剂量药物就避免用大剂量;能单独用药,就避免联合用药。一般从调节用药剂量着手,使用量调节至控制病情发作的最小剂量,如抗癫痫药。不可因为担心药物影响胎儿自行减少药物剂量和频次,如药物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反而可能因治疗效果欠佳致病情进展或延长治疗时间。

4.不可盲目拒绝用药

孕妇的健康有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注意在孕前进行治疗或调整成妊娠期使用相对安全的药物,待治愈或病情稳定后在医生指导和监护下备孕。妊娠期患病则应及时明确诊断,并给予合理治疗,包括药物的治疗和是否需要终止妊娠。

二、妊娠期不同阶段用药的影响

在受精后的2周内,胚胎要么完全受到药物的影响,自然流产;要么完全不受药物的影响,继续生长,即“全或无”原则。在这个时期用药,只要发现妊娠即认为胚胎不受药物影响。但并非所有药物都遵循这一原则,不符合“全或无”原则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阿维A、异维A酸、来氟米特、利巴韦林、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等。

受精后的第3~8周,是胎儿器官、系统分化发育的关键时期,属“致畸高度敏感期”。这个时期的用药原则是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但对于妊娠合并疾病的患者,如妊娠合并癫痫、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血压等的孕妇,需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才能够维持妊娠,在此时期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并采用最低有效剂量。

从受精8周后到分娩前,用药致畸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用药不慎可能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听力等功能产生影响,仍需对药物治疗持谨慎态度。

三、妊娠期用药安全性评估的基本原则

影响妊娠期用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1.暴露时机

需要采集孕妇的末次月经时间,既往月经情况,可能的妊娠时间,药物暴露于孕早、中、晚期等。胎儿在不同发育时期对外源性物质的致畸敏感性不同。

2.暴露强度

包括暴露剂量、暴露频次、用药持续时间等。畸形效应只有在给药剂量超过阈值时才体现。

3.药物因素

包括药物的半衰期、是否经胎盘转运、是否明确致畸等。

4.药物胎盘转运情况

影响药物胎盘转运情况的因素包括:

(1)分子量:分子量小(<600Da)易通过,>1 000Da通常难以通过胎盘。

(2)电离程度:非离子型药物易通过。

(3)脂溶性:脂溶性高易通过。

(4)蛋白结合率:蛋白结合率低易通过。

(5)母体药物浓度及胎盘血流量等。

5.效应差异

即相同的药物暴露于相同的妊娠时间窗,使用相同的剂量,妊娠结局不同。效应差异至少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

四、妊娠期用药安全性评估的方法

需结合患者情况,综合多种循证医学证据作出倾向性建议。

1.药品说明书

具有法律效力,但更新滞后,很多药物在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尚不明确”,导致难以指导临床实践。在使用说明书规定“禁用”的药品时,需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进行书面或口头知情同意。

2.旧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系统,即ABCDX分级系统

A级:在设对照组的药物研究中,在妊娠期前3个月未见到药物对胎儿产生危害的迹象(并且也没有在其后6个月具有危害性的证据),该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甚微。B级:在动物繁殖研究中(并未进行孕妇的对照研究),未见到药物对胎仔的不良影响。或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并未在设对照的、妊娠期前3个月的妇女中得到证实(也没有在其后6个月有危害性的证据)。C级:动物研究证明药物对胎仔有危害性(致畸或胚胎死亡等),或尚无设对照的孕妇研究,或尚未对孕妇及动物进行研究。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使用。D级:有明确证据显示,药物对人类胎儿有危害性,但尽管如此,孕妇用药后绝对有益(例如,用该药物来挽救孕妇的生命,或治疗用其他较安全的药物无效的严重疾病)。X级:对动物和人类的药物研究或人类用药的经验表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而且孕妇应用这类药物无益,因此禁用于妊娠或可能妊娠的患者。需强调的是,该分级系统已于2015年停止更新。该分级系统不是判断药物能否在妊娠期使用的标准,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本书中也有引用。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规则最终版(Pregnancy and Lactation Labeling Rule,PLLR)

该规则取代旧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系统,要求在2015年6月30日以后提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药物须在说明书中体现孕妇、哺乳期妇女使用药物的详细安全性数据及对备孕男女生育的影响。2015年6月30日或之后批准的处方药标签将逐步分阶段实施,2015年6月29日之前批准的药物不受PLLR的约束,非处方药(OTC)的标签不会改变。故新规则的建立需逐步完善,且并不是对所有药物都有约束。

4.国内外妊娠相关的诊疗指南

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2020)》《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中国围妊娠期女性癫痫患者管理指南》等。

5.其他循证资料(参考书、数据库、手机APP等)

参考书目: Drugs in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11th ed,2017)、 Drugs in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3rd ed,2015)。数据库:FDA(https://www.fda.gov);美国生殖毒理学中心(https://reprotox.org);德国胚胎毒性药物警戒和咨询中心(https://www.embryotox.de);英国畸胎学信息服务(https://uktis.org)。APP:Infant risk(IOS系统)、Toxbase等。

五、常用母方用药及其对胎儿的影响

1.抗微生物药

(1)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利巴韦林,妊娠期全程禁用。如育龄女性意外接触利巴韦林,需间隔6个月方可备孕。

(2)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妊娠期应避免应用;仅在有明确应用指征,经权衡利弊后认为药物治疗的受益远大于可能的风险时,可在严密观察下谨慎使用。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有条件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3)药物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β -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妊娠期相对安全的抗菌药物。

美国FDA按照药物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为A、B、C、D及X类(以抗微生物药为例,见表1-1),可供药物选用时参考。该分类方法已于2015年停止更新,但它对于目前的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的参考价值,只是不可作为评判其能否在妊娠期使用的标准。

表1-1 不同抗微生物药的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

续表

注:妊娠期感染时用药可参考表中分类,权衡用药后根据患者的受益程度及可能的风险决定。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类: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在严密观察下慎用;X类:禁用。

2.非甾体抗炎药

孕20周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可能增加羊水过少的风险。如无其他替代药物,可在孕20~30周谨慎使用NSAID,但需注意通过超声监测羊水量。孕30周至分娩建议完全不用NSAID,因孕晚期使用NSAID可能增加胎儿肾损伤发生风险,可能导致羊水过少、动脉导管过早关闭(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颅内出血等风险。但以上所述NSAID不包含低剂量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妊娠期较常使用的NSAID,因其具有改善子宫血供、预防血栓的作用,可有效减少流产、胎盘微血栓形成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是预防子痫前期、复发性流产、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等疾病的基础用药。另外,NSAID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当患者需要在妊娠期进行解热或镇痛时,推荐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妊娠期全程可用。

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由于胎盘产生的11 β - 羟基类固醇脱氢酶能将大部分非氟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灭活,降低药物对胎儿的伤害,因此妊娠期对于母体疾病的治疗应优先选用泼尼松和甲泼尼龙,两者均属于中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均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透过胎盘屏障,仅在以治疗胎儿为目的(如促胎肺成熟、预防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狼疮综合征等)时使用。现有的研究提示,低剂量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注射甲泼尼龙不增加致畸风险。一项长达10年的前瞻性研究表明,产前使用低剂量的泼尼松对后代无影响。长时间使用泼尼松剂量≥20mg/d则可引起新生儿肾上腺功能抑制,同时增加母体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在保证疗效时应尽可能维持药物最低剂量(泼尼松当量≤15mg/d)。 TgBRNELaEri3G1wxltzn4ulYYwCBFSqYrknzYLsChX7HH0IjwAuChDDyo3IexiR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