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0
“莫道年轻便无癌,年轻患癌更凶险。”
林毅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数达42.9万,比女性肺癌多12万,继续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数中位列第一。
如果在乳腺癌患者中画两条年龄线:40岁和60岁,就会发现,40~60岁的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图1-11)。
图1-11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
资料来源:赫捷,陈万青,李霓,等.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J].中华肿瘤杂志,2021,30(03):357-382.
其次是60岁以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增长,在全部乳腺癌患者中,老年乳腺癌患者大约占1/3,在这个年轻-中年-老年的分组里面,似乎表现比较平均。但因乳腺癌死亡的患者中,却有接近一半是老年患者,很明显老年乳腺癌患者死亡风险更高。
是不是年轻乳腺癌患者就没事呢?
恰恰相反, 40岁以下的人患乳腺癌虽然发病率相对比较低,却同样面临着死亡率更高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在年轻乳腺癌患者中,发病年龄每下降1岁,死亡风险升高5%。
似乎乳腺癌对年长的人和年轻的人,都不友好啊。
但造成这种不友好的原因,却有所不同。
年轻人身体更硬朗一些,比起中老年人应该不容易得病。但如果在年轻时得病,是否意味着肿瘤的攻击性更强,或者这个年轻人的抗病能力比较弱?
事实的确如此, 年轻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往往较高,容易发生转移。 而且,有遗传倾向特别是 BRCA 基因突变的比例更高,易罹患臭名昭著的三阴性乳腺癌。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样的女性往往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当遇到侵袭性强的癌细胞时,一不留神容易败下阵来。
而老年人患乳腺癌却不是这样。
一方面,由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往往侵袭性比较低,病程进展缓慢,以预后较好的管腔型(Luminal型)居多,治疗方法也相对较多。如把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喻为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可能就是个巡山的小喽啰吧。
另一方面,老人对乳腺癌的认识较少,体检意识薄弱;而且由于肿瘤侵袭性低,生长速度较慢,即使发现乳房肿块但不痛不痒未能引起重视,任其发展容易“温水煮青蛙”;此外,许多老人非常隐忍,抱着不给儿女添麻烦的想法,往往等到乳房肿块很大甚至翻花溃烂才到医院就诊,错过早诊、早治的时机;还有,老年患者对放化疗等现代医学治疗更加抗拒或不耐受……种种因素掺杂在一起,难怪小喽啰也能“盲拳打死老师傅”了。
健康不分年龄,在任何年龄段都应树立科学的卫生保健意识,进行定期合理的检查,有助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期延年益寿。
(文灼彬 司徒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