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输血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相较于2018—2019年中国血液安全预警协作组单位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数据,2020—2021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存在一些新变化,具体变化情况详述如下:

一、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数变化情况

2020—2021年共有29个省份、206家医院参与输血不良反应数据上报,参与上报单位比2018—2019年(188家医院)增加了9.57%。2020—2021年共收到中国血液安全预警协作组单位上报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2 509例,相比于2018—2019年上报的1 933例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数增加了29.80%。综合考虑2018—2019年输血不良反应数据信息采集时间范围(2018.5—2019.12)与2020—2021年上报单位数量增加情况后分析,2020—2021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数增加与输血不良反应上报采集信息涵盖时间范围(24个月)和上报单位数量增加有关。2020—2021年部分地区发生的新冠疫情对采供血机构采供血能力造成一定压力,同时可能影响医院输血不良反应上报工作,这些因素是导致输血不良反应上报数据增加不明显的潜在原因。

二、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报告变化情况

2020—2021年输血不良反应上报病例经过审核,共报告涉及11种类型的输血不良反应——过敏反应、FNHTR、TAD、TACO、DHTR、AHTR、TRALI、HTR、TTI、DSTR、其他/未知。经与2018—2019年报告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比较后可以发现,2020—2021年新增报告两种输血不良反应类型——TRALI和TTI。

2018年以来,中国血液安全预警协作组成立,参与协作组单位数量不断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624—2018 《输血反应分类》颁布,中国输血协会团体标准《血液安全监测指南》发布,各地关于输血不良反应的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继续教育班相继召开等,使得血液安全监测与预警工作得到输血从业者与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参与血液安全监测与预警工作的单位与人员不断增加,这其中就伴随着临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医师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也有了长足进步,如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日渐引起临床医师关注和警惕,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其他少见输血不良反应也存在报告数量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输血不良反应构成变化情况

经过审核整理,在2020—2021年上报的2 509例输血不良反应病例中,排除被确认为与输血不良反应无关的病例共244例,2 265例输血不良反应病例被纳入分析,这2 265例病例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 323人次,报告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有过敏反应、FNHTR、TAD、TACO、DHTR、AHTR、TRALI、HTR、TTI、DSTR和其他11种,2020—2021年与2018—2019年报告输血不良反应构成比较情况详见表5-1、图5-1。

表5-1 2020—2021年与2018—2019年报告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及人次

2020—2021年共报告过敏反应1 704人次,占全部输血不良反应的73.35%,报告FNHTR 546人次,占全部输血不良反应的23.50%。这两种输血不良反应占到2020—2021年度全部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的96.85%。2018—2019年共报告过敏反应1 244人次,占全部输血不良反应的74.27%,报告FNHTR共390人次,占全部输血不良反应的23.28%,这两种输血不良反应占2018—2019年全部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的97.55%。以上数据表明过敏反应与FNHTR 是2018—2021年报告的主要输血不良反应类型,这两种输血不良反应占2018—2021年全部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的97.15%,同时也可以发现过敏反应和 FNHTR在2018—2021年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中占比相对稳定。

图5-1 2020—2021年与2018—2019年报告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构成图

2020—2021年报告除过敏反应和FNHTR外的其他类型输血不良反应有9类,即 TAD、TACO、DHTR、AHTR、TRALI、HTR、TTI、DSTR、其他,共报告73例,占报告的全部输血不良反应病例的3.15%(其他:22人次,0.95%;TAD:16人次,0.69%;TACO:14人次,0.60%;DHTR:12人次,0.52%;AHTR:3人次,0.13%;TRALI:3人次,0.13%;HTR;1人次,0.04%;TTI:1人次,0.04%;DSTR:1人次,0.04%)。2018—2019年报告除过敏反应和FNHTR外的其他类型输血不良反应有7种,包括 TAD、其他 /未知、TACO、AHTR、HTR、DHTR、DSTR共41例,占报告的全部输血不良反应病例的2.45%(TAD:11人次,0.66%;其他:8人次,0.48%;TACO:7人次,0.42%;AHTR:6人次,0.36%;HTR:4人次,0.24%;DHTR:3人次,0.18%;DSTR:2人次,0.12%)。对比2020—2021年与2018—2019年报告除过敏反应和FNHTR外的其他输血不良反应构成数据,可以发现:①2020—2021年新增报告两种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即新增报告TRALI 3例和 TTI 1例。②2020—2021年报告输血不良反应人次数比2018—2019年增加的有TAD、TACO、DHTR和其他。与2018—2019年报告人次数比较,扣除上报医院数量增加及报告时间范围因素,2020—2021年比2018—2019年报告的TAD、TACO、DHTR和其他的人次数分别增加了约11%、52%、204%和208%。③2020—2021年报告输血不良反应人次数比2018—2019年输血不良反应减少的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有AHTR、HTR和DSTR,与2018—2019年报告人次数比较,综合考虑上报医院数量增加及报告时间范围因素后分析,2020—2021年比2018—2019年报告的 AHTR、HTR 和 DSTR 人次数分别减少了约62%、81%和62%。④2018—2022年均未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有 TAGVHD、PTP和输血相关细菌感染。

四、输血不良反应报告严重性变化情况

2020—2021年报告的2 323人次输血不良反应中,严重性分级中报告不严重的有2 224人次,约占95.74%,严重的有96人次,约占4.13%,致命的3例,约占0.13%,未报告死亡病例。2018—2019年报告的1 675人次输血不良反应中严重性为不严重的有1 543人次,约占92.12%,严重的有129例,约占7.7%,致命的为2例,约占0.12%,死亡1例,约占0.06%。与2018—2019年报告数据进行比较,2020—2021年报告的不严重占比增加了3.62%,报告严重的占比减少了3.57%,未报告死亡病例。纵观整个2018—2021年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病例严重性分级构成情况,可以发现报告不严重的占比最大,约为94.22%,严重的约占5.63%,致命的约为0.13%,死亡的仅为0.02%。

五、输血不良反应报告中性别及各种血液成分占比变化情况

2018—2019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中男性患者占比为53.43%,女性患者占比46.57%。与2018—2019年报告比较,2020—2021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中,男性患者占比增加了2.86%,达到56.29%,女性患者占比则降低了2.86%,为43.71%。

从报告血液成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构成来看,2018—2019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中,由血浆类血液产品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占全部输血不良反应的36.82%,血小板类血液产品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占33.01%,红细胞类血液产品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占29.87%,其他类血液产品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占0.3%。2020—2021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中由血浆类血液产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比较2018—2019年增加了3.31%,达到40.13%,血小板类血液产品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占33.69%,红细胞类血液产品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占26.05%,较2018—2019年下降了3.82%,其他类血液产品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占0.13%。从2018—2019年和2020—2021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可以看出,报告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血液产品种类中,血浆类血液产品占比最大,其次为血小板类血液产品,位列第三的为红细胞类血液产品。

以上是与2018—2019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数据比较,2020—2021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数据的变化情况。从总体上看,2020—2021年中国血液安全预警工作取得进一步发展,参与血液安全预警协作组单位数量增加,上报的输血不良反应病例总数增加,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有所增加。具体看,2018—2021年,过敏反应是报告占比最大的输血不良反应,约占3/4,其次是FNHTR,这两种不良反应约占报告输血不良反应总数的97%。2018—2021年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病例中,不同类型血液产品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占比不同,报告由血浆类血液产品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占比最大,其次为血小板类血液产品,而红细胞类血液品则位列第三。2020—2021年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严重性分级中严重性为不严重的占95.74%,比2018—2019年增加了3.62%,而报告严重的比例较2018—2019年减少了3.57%,未报告死亡病例,严重性分级的数据显示2020—2021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的严重性程度比2018—2019年报告的严重性有所降低。

输血不良反应预警作为监控血液安全、反映输血疗效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可以防止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蔓延和重演,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同时促进输血医学的研究。2018—2019年和2020—2021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数据的取得以及这些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中国血液安全预警事业建设取得的长足发展,同时亦反映出临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诊断、鉴别诊断能力的提升。未来随着中国血液安全预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必将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危害提供更多科学指导。 VhUM5qx2uaF4Ta/qodVx6Hi00LHFOzvlOXKEZw3jIzDDW6n1Cnlnf3jKulAcuSI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