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者,乃天行之時氣,爾家我室,病則一般,有病者,有不病者。病者氣虚,邪氣易入;不病者氣實,邪氣難入。治宜分其内外虚實,按其時氣流行,切不可作正傷寒治法,而大汗、大下也,惟以清熱解毒爲主。〇若脉浮緊,無汗者,可散,宜乾葛、蒼术、柴胡、黃芩、枳殼、升麻、桔梗、防風、人參、甘草、黃柏之類。〇若脉浮洪,有汗者,可清,宜黃芩、黃柏、知母、山梔、柴胡、人中黃、童便、甘草之類。〇若脉洪實、譫語者可下,宜大黃、黃連、黃芩、柴胡、枳實、天花粉、芍藥、甘草、山梔之類。
若冬瘟之病,非其時而有其氣。蓋冬寒時而反病溫,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脉當浮洪。治宜辛寒以清之,胡黃芩、甘草、半夏、天花粉、知母、黃柏、乾葛、枳殼、茯苓、桔梗、羌活、川芎、白芷、生薑之類。
若寒疫之病,卻在溫暖之時。蓋春溫時而反病寒,此亦天時不正,陰氣反逆,脉當弦洪。治宜甘溫以散之,柴胡、乾葛、川芎、升麻、枳實、陳皮、半夏、黃芩、生薑之類。
若三月後晚發症,頭痛,身熱惡寒,脉洪數,先用羌活衝和飲,後用六神通解散之類。
1 瘟疫:原作“傷寒”。《傷寒》篇下已有“傷寒主方”,此在《瘟疫》篇下,當為“瘟疫”二字誤,據文義改。
大黃 黃連 黃芩 人參 桔梗 防風 蒼术 滑石 香附 人中黃 作 法:用竹筒兩頭留一節作一竅,納甘草於中,仍以竹木釘閉竅,置於大糞缸中浸一月,取出曬乾,名人中黃。如無此味亦可。
右爲末,神麯糊丸。每服六七十丸,氣虚者四子湯 2 下。〇血虚者,四物湯下。〇痰多者,二陳湯送下。〇熱甚者,童便下。
2 四子湯:當爲四君子湯。中醫古籍中,無此省文。
治春末夏初傷寒,并時行熱病,發變甚捷。但凡瘟疫初起,預用傷寒内藿香正氣散煎一大碗,每人服一碗以防未然。若已病,用前九味羌活湯,并此服之,皆有奇效。
麻黃 去根節,一錢。南方春夏不用 防風 一錢半 黃芩 石膏末 滑石末 各二錢半 蒼术 四錢 甘草 一錢
右用薑三片,葱白五寸,淡豆豉五十粒,水二大鍾,煎一大鍾,熱服。微汗卽解。
治大人小兒時氣瘟疫,發熱頭痛及瘡疹未發、已發,疑似之間,并服極穩。
升麻 葛根 白芍 各一錢半 甘草 一錢
右用薑三片,葱白三寸,水一鍾半煎服。〇頭疼加川芎、白芷
各一錢。
〇身痛皆強,加羌活、防風
各一錢。
〇發熱不退,春加柴胡、黃芩
各一錢五分、
防風
一錢,
夏加黃芩
一錢五分、
石膏末
二錢。
〇咽痛加玄參、射干、桔梗
各一錢。
〇頭項面腫加防風、
芥、連翹、白芷
各一錢五分、
石膏
三錢
、牛蒡子、川芎
各一錢。
〇惡寒發熱,加黃芩、柴胡。〇心煩不寐,加麥門冬、當歸。〇胸膈煩滿,加陳皮、厚朴。〇有痰咳嗽,加半夏、橘紅。〇惡心、嘔吐,加半夏、薑汁。〇口渴,加天花粉。〇齒頰痛,加丹皮、石膏。〇皮膚搔癢,加白芷、羌活。〇大人遍身癮疹,加防風、蒼术
各一錢半
、牛蒡子、蒼耳子、浮萍草
各一錢。
〇頭眩,加天麻、藁本。〇小兒麻疹,加防風、連翹
各一錢。
〇痘疹未發,依本方。已發屬熱,加連翹、紫草
各一錢。
治積熱在上,頭項腫起,或面腫,多從耳根上起,俗曰大頭瘟,并治烟瘴。
黃芩
酒炒,二錢半
牛蒡子
炒,研
黃連
酒炒,一錢半
桔梗
一錢半
連翹 玄參
各一錢
大黃
芥 防風 羌活
各三分
石膏
一錢半
甘草
一錢
右剉劑,生薑煎,食後細細呷服。每一盞,做二十次服,常令藥在上,勿飲食在後也。〇如濕氣在高巔之上,病大頭瘟者,用酒
大黃、酒芩、羌活、防風、桔梗、赤芍、連翹、薄荷、甘草亦可。〇如天行大頭病,發熱,脉洪大,或喉閉者,加白芷、柴胡、射干、枳殼、川芎、大黃,去石膏。利一二次,去大黃,加人參當歸調理。有痰,加薑汁、竹瀝服之。
治時行熱病,通用二方。
僵蠶 一兩 大黃 二兩
右爲末,薑汁爲丸如彈子大。每用井花水磨服,或川大黃四兩,酒拌
曬乾,猪牙皂角
去弦子
1
,
爲末,水打稀糊,爲丸綠豆大。每冷綠豆湯送下五七十丸,以汗爲度,亦妙。
1 去弦子:原三字漫漶。據上文藥方中“猪牙皂角”炮制法補。
治四時瘟疫,頭疼體痛,口渴心煩,潮熱不退,胸膈痞滿,咽喉腫痛,二便不通,或時咳嗽,口鼻失血,痰涎涌盛等症,不問表里。
糞硝 二兩 雄黃 五錢 神砂 五錢 寒水石 三兩,水飛 石膏 二兩,煅 滑石 四兩,水飛 甘草 一兩半 薄荷 三兩 天花粉 二兩,蜜浸炒 礞石 五錢 大黃 一兩,酒
右爲末,每用一錢,以生茶擂,井水一碗,勾入百沸湯一碗,調服。卽未病者,每日服一錢,與病人同睡,亦不傳染,神妙。
治閩廣山嵐瘴氣,不伏水土等證。
陳皮 厚朴 藿香 各一錢半 蒼术 二錢半 甘草 各一錢
右用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凡入瘟疫之家,以麻油調雄黃爲末,塗鼻孔中;或預飲雄黃燒酒一二杯,然後入病家,則不相傳染。旣出,則以紙撚探鼻深入,令噴嚏爲妙。
一方
治蝦蟆瘟屬風熱之證,用側柏葉搗汁,火煅蚯蚓糞敷,或丁香尖、附子尖、南星,醋磨敷。
一方
治天行疫癘,常以東行桃枝剉細煮浴,極好。
一方
治天行病六七日,熱盛心煩狂見鬼者,絞人屎汁飲數合,甚妙。
二三日,體熱腹滿,頭痛,飲食如故,脉疾而直,八日死。
四五日,頭疼腹滿而吐,脉細,十二日死。
瘟病八九日,頭身不疼,目不赤,色不變,而反利,脉來牒 1 牒,按之不鼓手,時大,心下堅,十七日死。
1 牒:通“叠”。
瘟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虚軟者死。
瘟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
瘟病厥逆,汗自出,脉堅強急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