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濕門 脉宜滑緩兼澀小

《内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又曰:因於濕,首如裹。蓋其因有從外入者,有自内得者。外入者,或感山嵐瘴氣,或被雨濕 氣,或涉水臥地,或汗衣濕鞋,致體重脚氣,多自下起,治當汗散,久則疏通滲泄之。内得者,或過食冷漿、瓜果濕麪乳酪,或飲酒食後。寒氣拂鬱,濕不能越,致腹皮疼脹,甚則水蠱㾦滿,或遍身浮腫,按之如泥不起,當實中宮,淡味滲泄利小便爲要。若濕腫脚氣,治當汗散。

中濕主方

陳皮 八分 甘草 四分 赤苓 一錢 半夏 一錢 酒芩 八分 羌活 八分 蒼术 泔浸炒,一錢 白术 一錢

右生薑三片,同煎服。〇但濕從外入者,加紫蘇、防風、猪苓、澤瀉、乾葛、木瓜 各八分。 〇濕自内傷者,加酒芩、木通、澤瀉、砂仁 各八分。 〇挾食及腹飽悶者,加山查肉、枳實 炒,各一錢、 木香 六分,另研 。〇頭重痛,倍羌活,加川芎、黃芩。〇濕在上,倍蒼术。〇濕在下,加升麻 八分。 〇濕在中焦與痛有實熱者,加黃連、木通 各一錢。 〇肥白人因濕沉困怠惰,是氣虚,加人參、黃芪 各一錢 ,倍白术。〇黑瘦人沉困怠惰,是濕熱,加白术、黃芩、白芍 各一錢。

五苓散

治内傷外感,溫熱暑濕,表里未解,頭痛發熱,口燥咽乾,煩渴不止,飲水,小便赤澀,霍亂吐瀉,自利煩渴,心氣不寧,腹中氣塊,小腸氣痛者,濕熱不散,黃疸發渴,一身盡痛等症。

白术 一錢 茯苓 二錢 肉桂 七分 猪苓 澤瀉 各一錢

右水二鍾,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候。〇陽毒,加芍藥、升麻,去肉桂。〇狂亂,加辰砂、山梔、黃連。〇頭痛目眩,加川芎、蔓 子。〇咳嗽,加桔梗、桑白皮。〇心氣不定,加人參、麥門冬。〇痰多,加半夏、陳皮。〇喘急,加桑白皮、紫蘇子。〇大便不通,加大黃、朴硝。〇氣塊,加三棱、香附子。〇心熱,加黃連、蓮肉。〇身疼拘急,加羌活、柴胡,或蒼术、薑汁,熱服微汗。〇口乾愛水,加乾葛、天花粉。〇鼻衄,加山梔仁、側柏葉。〇五心熱,加柴胡、地骨皮。〇水氣,加甜葶藶、木通。〇小腸氣痛,加茴香、木通。〇眼黃五疸,加茵陳、木通、滑石。〇霍亂轉筋,加藿香、木瓜。〇如濕寒,小便自便清白,大便泄瀉,身痛,身無汗,加生附、蒼术、木瓜。〇如患濕,背間身體如負有二百斤之重,加乾薑、木通、酒芩、蒼术。

除濕湯散

治寒濕所傷,身體重着,腰脚酸疼,大便溏泄,小水不利之證。

蒼术 米泔浸 白术 生用 白茯苓 各二錢 陳皮 一錢,去白 厚朴 薑制 藿香 各八分 半夏麯 一錢,炒 甘草 五分,炙

右水二鍾,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前服。〇小便蹇澀,加木通、澤瀉。〇足下腫,加木瓜。〇面目腫,加羌活、枳殼、防風。〇脾虚發腫,加人參、白芍。〇遍身浮腫,加大腹皮、生薑、木香。〇口渴,加乾葛、升麻。〇目黃,加茵陳、山梔仁。〇身熱,加黃芩、柴胡。〇内熱,加地骨皮。〇小腹疼,加吳茱萸。〇胸膈痞滿,加炮薑、枳實。〇吞酸吐酸,加薑炒黃連、吳茱萸。〇飲酒人吐酸,加砂仁、黃連。〇嘔吐清水,加 1 半夏、紅豆蔻。〇脚底熱,加肉桂。〇心煩,加山梔仁。〇如濕氣,腰似折膀,似水冷無力,加附子、蒼术、木通、牛膝、杜仲、酒芩、猪苓、澤瀉、黃柏、知母。

1 加:原作“多”。據文義改。

羌活勝濕湯

治脊疼項強,氣上衝,腰如折,遍身骨節疼痛。

羌活 獨活 各一錢 藁本 去蘆 防風 去蘆 甘草 川芎 各五分 三分 黃柏 酒炒,一錢 蒼术 米泔水炒,一錢 制過附子 五分

右水二鍾,薑一片,煎至一鍾,去渣熱服。

麻黃加术散飲

治濕勝,身煩疼痛,無汗,濕在上。

麻黃 二錢,去節,水浸去沫 桂枝 一錢 甘草 炙,一錢 杏仁 十二個 白术 二錢,土炒

右水二鍾,薑一片,煎至一鍾,溫服。〇若濕勝,小便不利,煩渴,濕在下,用五苓散去肉桂,換桂枝 五分 ;如熱甚,去桂枝,加石膏 一錢。

升陽除濕湯

治上下濕,此藥升降通用。

升麻 柴胡 防風 神麯 澤瀉 猪苓 各一錢半 蒼术 二錢炒, 甘草 五分,炙 麥芽 炒,一錢

右水二鍾,薑三片,棗二枚,煎一鍾,熱服。

防己湯 治風濕身重,汗出。

黃芪 二錢五分 白术 二錢 防己 二錢 防風 一錢五分 甘草 一錢 生薑 三片 大棗 二枚

右水二鍾,煎一鍾,不拘時候。

加味滲濕湯

治患濕氣,兩膀疼,難行腰痛,小便中有白濁。

陳皮 茯苓 猪苓 澤瀉 香附 撫芎 人參 白术 木通 防己 蒼术 蒼耳 甘草 黃柏 知母 牡蠣 龜板 熟地 芍藥

右薑、棗煎,熱服。

袪濕百應丸

治一切因濕所致之病,不拘黃腫、黃疸,俱效。

猪苓 木通 蒼术 麥芽 瞿麥 牽牛 厚朴 澤瀉 陳皮 車前 草果仁 烏藥 大腹皮 滑石 檳榔 香附 砂仁 青皮 赤苓 甘草

右剉劑,俱爲細末,醋糊爲丸,酒下或煎服亦可。但服此藥,必先要以香蘇散表之。

治濕腫方

土茯苓 四兩 何首烏 三錢 當歸 一錢 川朴 一錢 金銀花 一錢

如濕在上,加川芎 一錢 ,不用牛膝;濕在下,加牛膝一錢,去川芎。右水二鍾,煎一鍾半,服。

附 中濕單方

凡遇有風濕之病,欲常服除濕。壯筋骨明目宜用蒼术一斤,米泔浸,竹刀刮去皮,曬乾爲片,一半用童便浸一宿,一半用酒浸一宿,焙乾,爲細末。每服一錢,空心鹽湯或酒調下。

一方

治諸般濕氣,用薑、葱汁,不拘多少,熔 1 廣膠在内,敷患處,將白綿紙蓋上,炒熟麩皮在上,日逐磨運,自然發散而愈矣。

1 熔:原作“鎔”。同“熔”,據改。後同徑改。

一方

治濕氣,用芥菜子搗細,醋調均,敷患處,任痛卽止。 ggkFAO4caEWbFbHva/7Wj8RFP7BQul08NJ8XKXjHl+lBabPCY7LszXiFmBFy0c5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