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暑 其脉微弱无力,虚弦细迟

夫暑者,夏令炎天之气也。经曰:寒伤形,热伤气。所以言之,人与天地同一槖钥,夏月天之气浮于地表,则人之气亦浮于肌表,故肤腠疏豁,易于伤感也。若或失宜,热气蒸袭于内,元气被伤耗,散而为暑热不足之证,须当辨认感伤中三者之分。夫感者感于皮毛而为轻病,伤者伤于肌肉而又甚之,中者直中于血脉也,而为病最重。然又有动静之分。若行人途路、农夫田野,动而得之为中暍;又若凉亭水阁,风车挥扇,静而得之为中暑。病本则一,变证迥异,情状具在,而治法昭然矣。

中暑主方 即黄连香薷 饮。

香薷 三钱 厚朴 一钱 扁豆 炒,一钱半 黄连 一钱 甘草 炙,五分

右水煎,俟冷徐徐服。〇如伤暑,腹痛自汗,或吐或泻,身热,依本方。〇头痛,加川芎。〇腹痛泻水,加砂仁、木香、猪苓、泽泻、茯苓、木瓜。〇泻利,加苍术、白茯苓 各二钱 。〇挟痰饮或恶心,加陈皮、半夏、茯苓、南星、生姜。〇呕痰水,加半夏 一钱、 生姜 五片。 〇如伤暑热,邪在肌肉之间,恶心发热,口渴,胸膈满痛,或身如针刺,脉微弱者,加桂枝、枳壳、前胡 。〇呕逆心烦,热加炒黄连 一钱 、姜汁 五匙。 〇手足搐搦,此暑风也。加防风、羌活 各一钱五分。 〇小便不利,加赤苓、滑石 各一钱五分。 〇吐,加藿香、陈皮 各一钱五分。 〇转筋,加木瓜 一钱。 〇口渴,加干葛或加天花粉,或加人参、麦门冬、五味,名生脉散。〇气虚,或加人参、黄芪。〇肚痛,加枳壳、赤芍。〇暑夹食,饱闷噫气,或泻,加神曲、苍术、青皮。〇小便赤,或小便血,加童便、炒栀子、黄柏、扁豆。〇表里中暍,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小便涩,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加参、芪、术、升、归、柴、陈皮。〇脉弱,去黄连,加人参 二钱、 麦门冬 一钱五分。 〇虚汗不止,去黄连,加黄芪、白术 各二钱。

胃苓汤

治冒暑,腹痛泄泻,或无呕吐。

厚朴 去皮 苍术 米泔水浸 陈皮 甘草 茯苓 白术 猪苓 泽泻 各等分

右用姜三片煎服,加滑石尤妙,或加黄连香薷饮亦妙。

清肺汤

治暑天寒热往来,咳嗽有汗等症。

知母 桑白皮 去皮 杏仁 去皮、尖 人参 黄芩 柴胡 甘草 桔梗 茯苓 滑石 白术

姜三片。煎服。

中暑汤

治静而得之,中暑为病,恶风饱闷,腹痛呕吐,哕,泻,脉沉迟或弦滑者。

香薷 扁豆 厚朴 苍术 陈皮 甘草 茯苓 半夏 山查 藿香 砂仁

右剉剂,生姜煎服。〇泻水,加猪苓、泽泻。

中热汤

治动而得之,中热者为病,发寒热,头疼咳嗽,痰血,胸满燥乱,脉浮大而虚者。

柴胡 黄芩 桔梗 贝母 天花粉 香薷 扁豆 黄柏 连翘 滑石 甘草

右生姜煎服。

益元散 一名六一散,又名天水散

治中暑身热,小便不利,燥湿,分水道,实大府,化食,消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烦渴,补脾胃,降妄行之火。

滑石 水飞,六两 甘草 另研,一两

右和匀。每服二钱,新水调服,或冷蜜水送下,为咀煎服。每剂滑石六钱、甘草一钱,水钟半,煎七分,凉服。〇心烦神扰,加辰砂 五分 调用。〇痰多加半夏、陈皮。〇夜不寐,加麦门冬、酸枣仁、小草。〇有汗,五味子、黄芪。〇膈胀食少,加白术、茯苓、枳实。〇血虚惊悸,加当归、生地黄。〇鼻衄,加山栀仁、牡丹皮、茅根。〇口渴,加麦门冬、干葛。〇小便血,加小蓟、牡丹皮、生地。〇淋如砂,加海金砂、车前子。

辰砂四苓散

治劳损太过,夏月暑伤,发热大汗,恶寒战栗,烦渴,脉虚微而数者。

辰砂 猪苓 泽泻 白术 赤苓

右为末,人参作汤调服。本方去辰砂,加肉桂,名五苓散。〇加 辰砂,名四苓散。

清暑益气汤

治长夏温热蒸人。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疼痛,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闷,小便赤而数,大便溏而频,或痢,或渴不思饮食,自汗,身重,或下血,脉当隐伏,或芤迟。

黄芪 升麻 苍术 人参 去芦,各一钱 神曲 陈皮 各五分 甘草 五味子 九个 泽泻 五分 青皮 五分 黄蘖 酒炒 麦门冬 去心 当归 各四分 葛根 二分 白术 七分

右用姜三片,枣一枚同煎。食远服,如汗多,去干葛。

参姜汤

治夏秋暑热因过用冷物茶水伤其内,又过取凉风伤其外,以致恶寒发热,胸膈饱闷,或饮食不进,或兼呕吐泄泻,此内外俱寒冷也。

人参 干姜 炒紫色 厚朴 姜水炒 陈皮 羌活 枳实 白茯苓 各一钱 白术 一钱五分 甘草 炙,五分

右水煎服。

驱暑壮气汤

治夏初春末头疼脚软,食少体热,精神困惫,名曰注夏病,此属阴虚元气不足。

黄芪 人参 麦门冬 各一钱 白术 一钱五分 陈皮 当归 白芍 黄柏 各八分 五味子 九粒

右用姜一片,枣一枚,煎服。〇有痰,加半夏。〇如暑伤元气,伤寒发热,发热汗大泄,无气力,脉虚细而迟,去当归、五味子,加白苓、黄连、香薷、知母。〇如去黄芪、当归、黄柏、白苓,加知母、香薷、黄芩,又可为夏暑在途中,常服以壮元气,清热驱暑,预杜吐泻痢疫之剂。

附 中暑单方

凡遇中暑,道途之中,神昏卒倒,汤药不便,恐气脱难治,急扶至阴凉处。又不可卧湿冷地,急取路上热土,放脐上拨开作窍,令人尿于其中。待求生姜,或蒜嚼烂,以热汤或童便送下。外用布蘸热汤熨气海,立醒。之后,尤不可饮冷水,只以大剂滋补药投之。如心神恍惚,五苓散,灯心煎,入朱砂末调服。有汗,加黄芪。

一方

治中暑热痰,不知人事欲死者,蚯蚓杵烂,以冷水滤过,浓服半碗。

一方

治热渴心闷,或渴死于路上,以刀掘一穴,入水捣之,取烂地浆灌下即活。

一方

治暑热饮冷腹痛,以热烧酒入盐少许饮之。

一方

治中暑或日晒热极欲死者,取河边沙土,水渰过,日晒干,成拆皮卷上,仰者为之仰天皮。以之泡井华水,滤去渣服之。 YcIyGc3pwdzdrQGy08u0LsUpzryBT8arRQtpB7+R/wl7lD/l2FYtfvXTEXdMN4+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