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伤风 脉浮而缓

伤风者,人被风寒所感,头目不清,鼻流清涕,咳嗽声重,鼻塞恶风者,当以发散为主,九味羌活汤换白术及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百解散之类。至于遇寒暄时发喘嗽者,内热外寒者,寒包热也,宜以九宝汤为主。如不愈,泻白散尤妙。

〇伤风主方

川芎 白芷 苏叶 香附 各一钱 陈皮 防风 羌活 各八分 甘草 五分

右用姜三片,葱白三寸,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后热服。〇有痰,加半夏 一钱。 咳嗽,加杏仁、桑白皮 各八分、 五味子 十粒。 此方春月伤风尤妙。

人参败毒散

治感冒风寒,憎寒壮热,恶风,口干,头疼体痛,咳嗽,鼻塞声重,并瘟疫、热毒等证。

柴胡 桔梗 羌活 独活 茯苓 川芎 前胡 枳壳 各一钱 人参 五分 甘草 三分 薄荷 少许

右剉剂,生姜煎服。〇伤寒头痛身痛,项强壮热,恶寒口干,心中蕴热,加黄芩。〇伤寒鼻塞声重,咳嗽吐痰,加半夏、杏仁。〇四时瘟疫,众人病一般者,加葛根。〇一切火热之症,加连翘、栀子、枯芩、黄连、玄参、天花粉、玄明粉。〇因酒毒发热作渴,加黄连、干葛。〇头目肿痛,因风寒所感者,加防风、荆芥、归尾、赤芍,去参、苓。〇脚气流注,踝上焮热赤肿,寒热如疟,自汗恶风,加大黄、苍术。〇乳痈便毒,憎寒壮热,或头痛者,加姜蚕 、金银花、贝母、青皮、天花粉、白芷、归尾。〇小儿痘疹初起,发热头疼,疑似之间,加天麻、防风、荆芥、地骨皮,去茯苓。〇痈疽发背,一切无名肿毒,发热头痛,状似伤寒,加防风、荆芥、连翘、银花。

参苏饮

治四时感冒,头痛发热,鼻塞声重,唾涕稠粘,咳嗽吐痰,中脘痞满,呕吐痰饮。保和脾胃,一切内外所感,小儿、室女并皆治之。

人参 五分 紫苏叶 一钱 陈皮 去白 半夏 茯苓 桔梗 前胡 枳壳 麸炒 干葛 各八分 炙甘草 五分

右水二钟,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加木香尤妙。〇肺燥,去陈皮、半夏,加瓜蒌、杏仁。〇咳嗽加五味、杏仁。〇久嗽有肺火,去人参,加桑白皮、杏仁。〇热甚,加黄芩、柴胡。〇头痛甚者,加川芎、细辛。〇呕逆,加砂仁。〇泄泻,加莲肉、干山药、或加芪、术、扁豆。〇汗多,加黄芪、桂枝。〇胃脘痛,加广木香。〇心悸健忘,加茯神、石菖蒲。〇烦燥不寐,加山栀、酸枣仁。〇鼻衄,加山栀、茅根。〇不思饮食,加白术、砂仁。

加减消风百解散

治冬月伤感风寒,头痛项强,肚热恶寒,身体烦痛,四肢倦怠,痰壅喘嗽,涕唾稠粘,自汗恶风,并宜服。

川芎 白芷 陈皮 各一钱 苍术 一钱五分 紫苏 一钱 麻黄 一钱 桂枝 八分 甘草 五分

右用姜三片,葱白三根,乌豆一撮,水一钟半,煎一钟,温服。以汗为度,无汗再服。

金沸草散

治胃风咳嗽,鼻塞声重,头痛发热。

旋覆花 前胡 半夏 姜制 细辛 各一钱 甘草 二分 白茯苓 一钱 荆芥 桑白皮 杏仁 去皮、尖 紫苏 桔梗 各八分

右用姜三片,白水煎,热服。

华盖散

治伤风之症,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膈满,头目昏眩。

紫苏 陈皮 桑白皮 赤茯苓 麻黄 杏仁 甘草

右水煎服。

苏沉九宝汤

治伤风寒,喘嗽神效。

麻黄 杏仁 去皮、尖 大腹皮 紫苏叶 甘草 薄荷 桑白皮 陈皮 乌梅 一个

右姜三片,煎服。

附 初起发散伤风单方

用紫苏叶 二钱 油核桃 五个 生姜 三片 葱白 二根

水二钟,煎一钟,热服,微汗即解。夏月不用葱,此方极效,甚便出路荒僻无医之处用。

一方

治伤风咽喉痒痛,失声不语。用杏仁、桂心 各一两, 同研匀,用半熟蜜和如樱桃大,新绵裹,不时含之,咽津大效。

一方

治伤风鼻塞,用麻鞋烧灰,吹鼻立通。 Ge7LqMXlS5Oh/NdZnNaVIKD1UWHq+q9zQZb6gKIVfwKRfdjmwucZuVBQoq55T/+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