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
[2]朱文锋.中医病证规范化之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6,(5):6-8.
[3]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7.
[4]张枢明.证的专家谈[J].中医杂志,1996,(7):430.
[5]韦黎.證、证、症、候的沿革和证候定义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6,(2):4-9.
[6]王忠,王安民,鞠大宏.“毒邪致络病”与证候及基因组关系的探讨[J].中医杂志,2000,41(8):500.
[7]申维玺,孙燕.论中医证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肽及证本质的分子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11):696.
[8]陆广莘.“证—病正症”辨[J].中医杂志,19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