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证候成因的“新三因”理论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疾病及证候认识的加深,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证候的成因也在不断地变化,其在证候形成及疾病中的作用也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从新的视角深入阐释中医证候的形成原因提供了支撑。在不断地探索证候成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证候的成因较过往的理论已经发生变化,需要推出新的证候成因理论,以更加适合当下中医学发展的需要。因此,笔者详细梳理了历代医家对于证候成因的理论论述,分析了当代医家对于证候形成的学术争鸣,结合证候实证研究的进展,借鉴现代医学对于疾病认识的新的发现,提出证候形成的“新三因”学说,即证候形成由致病因素、遗传体质和疾病发展阶段决定,以期为证候的研究提供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依据。证候的形成与致病因素、遗传体质和疾病发展阶段三种要素密切相关,只有兼顾证候形成的诸多因素,明确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的致病因素对人体的综合作用,重视生命个体遗传体质的差异性,掌握疾病整体过程中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方能准确掌握和研究证候的本质。

此外,中医现代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目标,唯有使得中医的学术理论体系和诊疗水平更加科学化,才能加快中医药的发展。对于证候现代化的研究是现代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是必经之路。笔者多年来带领团队致力于中医证候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省部级奖励。基于多年证候探索研究,笔者团队提出“新三因”证候理论,又将之应用于临床和科学研究中,如“三因”证候辨识模式、“三维”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三维”比较的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同时对新概念进行了验证。

证候形成的“新三因”理论指导下的“新三因”证候辨识模式、“三维”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构建和评价、“三维”比较的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其特点突出了病证结合、病证纵横交错,以病统证和以证统病同时推进,寻找证候的共性和个性,对于证候现代科学内涵的揭示、临床的精准辨证论治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证候形成的“新三因”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实证的证候理论创新,是中医药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碰撞融合的结晶。“新三因”理论的提出为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交叉搭建了桥梁,为中医现代化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特别为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路径,必将成为沟通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重要纽带,成为促进中医药守正创新的重要力量。 Zxa6UK4dEuHR7iuXyofEm+rp0OXKBr237jZ03AV7beqkjOdzQvTwic9l5NCSjjB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