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要点:
颅脑创伤机制复杂,伤情表现多样,变化快,延误抢救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国际上通常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区分伤情轻重。
全身创伤中颅脑创伤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位居第一位,是中青年人群最主要的致死病因。和平时期颅脑闭合伤占大多数,战争时期颅脑火器伤多见,平时亦可见到钝器或锐器所造成的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颅脑创伤可在早期造成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等,进而出现颅内血肿、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在颅脑创伤的救治中,神经影像学及颅内压监测已成为重要的诊疗手段,可及早发现伤员病情变化,以决定手术指征及时机。颅脑创伤较其他部位的创伤致伤机制更为复杂,且具有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样的特点,对患者救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颅脑创伤可根据暴力作用机制分为直接性暴力损伤和间接性暴力损伤。直接性暴力损伤是指暴力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包括加速性损伤、减速性损伤及挤压伤。而间接性暴力损伤则指暴力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然后传导至头部所造成的损伤,包括脊柱传递性损伤、挥鞭性损伤(whiplash injury)及胸部冲击伤(爆震伤)所致脑损伤。
意识障碍是颅脑创伤最突出临床表现,其严重程度是衡量伤情轻重的指标,目前广泛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颅脑创伤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表6-1-1)。GCS 13~15分为轻型颅脑创伤,伤后昏迷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内,而GCS 9~12分为中型颅脑创伤,伤后昏迷时间一般在20分钟~6小时。GCS 3~8分为重型颅脑创伤,伤后昏迷时间可在6小时以上或伤后24小时内出现意识加深并昏迷在6小时以上。
表6-1-1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
注:C分,如因眼肿、骨折等不能睁眼,应以“C(closed)”表示;T分,因气管插管或切开而无法正常发声,以“T(tube)”表示。
主要指单纯脑震荡,没有颅骨骨折和意识丧失不超过30分钟者,有轻度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神经影像和脑脊液检查无明显改变,GCS 13~15分者为轻型。
主要指轻度脑挫裂伤或颅内小血肿,有或无颅骨骨折、颅底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昏迷在6小时内,有轻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有轻度生命体征改变,GCS 9~12分者为中型。
主要指广泛颅底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昏迷在6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或生命体征改变,GCS 3~8分者为重型。
神经外科医生不仅要熟悉颅脑创伤伤员的诊治,而且要熟悉自然灾害导致的批量颅脑创伤伤员的救治原则。灾难条件下颅脑创伤的救治与战时救治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量伤员、灾区/战区医疗环境恶劣、患者众多而医疗资源有限等,因此分类、分级救治原则对有效发挥医疗资源和正确处置伤员具有重要作用。大批量伤员出现时,应该根据伤情伤类进行检伤分类,确定救治的先后顺序和救治重点,而不能采取正常时期的诊治方法。有些伤员需现场抢救,有些只需观察或简单处理,有些应该后送到医疗条件稍好的专科医院去救治。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技术在颅脑创伤救治中已逐渐应用,如侧脑室钻孔外引流、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钻孔外引流等手段控制颅内压,随后复苏或后送,待患者状况允许或到达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后再施行确定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