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重庆市巴南区:强化组织领导,有序推动健康影响评价深入开展

摘要 2021年9月,巴南区被全国爱卫办确定为重庆市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的国家试点地区。重庆市委、市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市爱卫办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具体指导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并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如市生态环境局等给予政策支持,将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同步开展并形成专章,健康中国重庆行动推进办也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巴南区委和区政府从人、财、物以及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巴南区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并组织开展了全市首次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即对《重庆市巴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的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工作背景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加快推进健康巴南建设,巴南区坚持牢固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充分发扬改革创新的探索实践精神,在2021年1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后,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于9月作为重庆市唯一区县入选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国家试点,探索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价,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施。

二、工作思路

1.逐步扩大评估主体

首先在区级部门中先行试点,根据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再逐步扩大试点单位的范围。

2.逐步扩大评估范围

从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行政规范性文件入手,探索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再逐步扩大评价范围,以评促学,提高专家的评价水平,增强各部门参与意识,促进社会公众对健康的关注,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施。

3.分年度逐步完善体制机制

2022年,重点探索健康影响评价运行体系及工作机制,根据试点情况优化各项流程框架;2023年起,形成比较完善的评价运行体系和工作机制。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保障到位

1.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健康促进委员会,由区政府区长担任主任、相关区领导为副主任,连同区政府办在内32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委员,负责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保障和协调督办。

2.提高部门思想认识

在区爱卫全委会上,区长亲自安排部署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强调试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时召开全区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动员会,会上邀请国家专家详细讲解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争取各部门支持配合开展试点工作。

3.纳入全区重大工作安排部署

区委书记专题调研,并作为交办事项专项督办,高位推动试点工作落实。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将试点工作纳入巴南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内容,并纳入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4.落实经费保障

2022年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所需的办公费、专家劳务费、交通费等,纳入健康中国巴南行动经费预算,由区财政统筹支付;争取市生态环境局试点经费20万元,用于2022年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价。

(二)完善机制,明确责任

1.建立工作机制

印发了《巴南区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工作目标、评价对象、组织管理、实施路径、保障措施;制定了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了健康影响评价联络员适时交流联动机制,便于部门间沟通交流,经验共享,推动试点工作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

按照重大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工程项目评价范围,分别由不同部门分工协作完成,其中拟以区政府名义发布的重大行政规范性文件由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区健康促进办”)负责健康影响评价;拟以区政府所属部门名义发布的重大行政规范性文件,由政策制定部门负责健康影响评价,结果报区健康促进办备案;重大工程项目由区生态环境局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同步开展健康影响评价,结果报区健康促进办备案。

3.建立考核管控机制

将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纳入对各部门的年度实绩目标考核,分值0.5分;并将其纳入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内容之一,同时明确,未对拟订政策开展健康影响评价的政策文件,不得提请区政府审议发布,从而促进各相关部门主动开展评价工作,有效地落实了过程管控,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施。

(三)规范流程,专业评估

1.规范评价实施流程

细化规范了评价的各个环节及细节,明确了评价实施流程,即按提交登记、组建专家组、筛选、分析评估、报告与建议、提交备案、评价结果运用、监测评估共8个基础步骤组织实施。

2.组建专家队伍

在全市范围遴选出第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专业技术干部46人,组建了巴南区健康影响评价专家库,为健康影响评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制定了《巴南区健康影响评价评估专家库暂行管理办法》,规范专家遴选、抽取与使用、权利与义务、监督与管理等,建立“一人一档”专家电子和纸质档案,对专家实施动态管理。

3.开展专家培训

2022年6月邀请国家专家对全区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网络成员和专家进行了视频培训并组织开展了实操演练,购买健康影响评价工具书200本,供专家及各部门负责健康影响评价的工作人员学习。

4.实施评价

从专家库中抽取卫生健康、生态环境、水利、林业、道路交通等领域专家6名,从维护群众健康出发,对《重庆市巴南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进行了健康影响评价(详见第二篇)。

四、工作成效

(一)建立了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四个方面:①明确了评价对象,重点评价公共政策、重大工程项目两大类;②明确了组织管理体系,即以区长为主任的健康促进委员会为管理主体,负责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保障和协调督办;区级各部门是实施健康影响评价的责任主体;③明确了责任分工,根据评价对象不同,由区健康促进办、区政府所属部门以及区生态环境局分别实施;④建立了专家库,由具有高级职称的46名专家组成,并实行动态管理。

(二)建立了评估制度

从顶层设计到横向扩展到事后考核,分别建立了:①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联席会议制度;②定期工作交流制度,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网络涉及各政策制订相关部门,区健康促进办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联络员交流联动机制,便于部门间沟通交流,经验共享;③考核管控机制,将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纳入对各部门的年度实绩目标考核。

(三)规范了评价流程

建立各部门涉及健康相关因素的政策文件范围及对应健康问题清单共计112项;规范了健康影响评价的8个基础实施步骤,即提交登记、组建专家组、筛选、分析评估、报告与建议、提交备案、评价结果运用和监测评估,并就具体操作进行了细化。

(四)提升了社会参与度

一方面部门主动报送的积极性提升,如区农业农村委、区生态环境局主动提交拟订政策到区健康促进办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健康影响评价意见和建议采纳程度高,如区农业农村委全部采纳了专家提出的11条意见建议,对政策条款进行了修改完善;第三是专家队伍的参与积极性逐步提升。经过多方耐心宣传和解释,相关专家逐步认识到参与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参与意愿增强。

五、经验亮点

(一)注重顶层设计,重大行政决策深度融合

巴南区一方面将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写入巴南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内容,纳入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作为区委书记交办事项专项督办,高位推动试点工作落实;另一方面将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纳入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内容之一,由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审核把关,对未开展健康影响评价的拟订政策,不得提请区政府审议发布,通过行政动员促进各部门主动开展评价工作,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二)注重资源整合,部门联动深度参与

针对工程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价,协调采取部门联动,整合生态环境部门成熟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将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由区生态环境局按照现有相关规定和既定评价路径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健康影响评价,并形成健康影响评价专章。

通过沟通促进部门深度参与。试点工作开始前期,某些部门因为不了解健康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认为增加了工作量而对该项工作有所抵触,配合有难度。一方面通过主动频繁的前期沟通,让其了解评价目的是优化原方案,让方案经得起历史检验,而非否定方案,逐步形成共识,另一方面邀请政策制订人员全程参与评价过程,既能现场解答专家疑问,共同讨论政策条款,从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促使其进一步了解评价的目的意义。

(三)注重资金保障,统筹渠道确保可持续性

开展健康影响评价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将健康影响评价所需经费纳入健康中国巴南行动经费预算中统筹支付进行保障。

六、挑战与展望

1.加大试点工作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普及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意识,促使各部门积极主动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工作。

2.争取专项工作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市级及区级财政对健康影响评价工作资金的支持,力争纳入专项经费保障,确保健康影响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3.加大专家队伍能力提升力度

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健康影响评价经验,开展线上交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取经,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提高专家队伍评价工作能力和水平;继续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不断充实专家库,填补专家领域空白。

4.适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

召集相关部门座谈交流,总结经验,调整工作策略,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康影响评估制度。

撰写 陶 利 王建勋; 审核 徐水洋)

专家点评

重庆巴南区制订了分两步走的工作思路,逐渐扩大评价工作的覆盖面。当地成立了由区长担任主任的健康促进委员会,将试点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落实了经费保障;印发了《巴南区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工作目标、评价对象、组织管理、实施路径、保障措施;建立了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联席会议制度和健康影响评价联络员适时交流联动机制,便于部门间沟通交流,经验共享,同时将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纳入对各部门的年度实绩目标考核,有效地推动了试点工作的落实;将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同步开展并形成专章,取得突破性进展;明确了评价工作的职责和分工,规范评价实施流程和路径,提出了按提交登记、组建专家组、筛选、分析评估、报告与建议、提交备案、评价结果运用、监测评估共8个实施步骤。同时,组建了专家队伍,开展针对性较强专家培训,并完成了首个公共政策的评价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

巴南区注重顶层设计,努力做到评价工作与重大行政决策深度融合;注重宣传发动,着力凝聚共识;注重资源整合,同步推动试点工作;注重资金保障,统筹渠道确保可持续性等经验也是值得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学习的亮点。

点评 孙 桐 徐水洋) gTqzf8QN6CuJdQfvwtfp/QHzkwXMAb3xtc6xKuFLRLvcq5U1LSz8Cdi5fsruBQ3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