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浙江省温州市:发挥“三角”作用,强化“三库”建设,积极探索健康影响评价技术支撑模式

摘要 健康影响评价有利于消除或减轻政策、规划或项目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扩大积极影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温州市积极探索健康影响评价的路径和方法,初步建立适合本区域的健康影响评价机制。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温州市着力打造了“三角”“三库”健康影响评价技术支撑模式,通过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宣传动员,不断提高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加强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建设,不断完善健康影响评价“三角”工作体系;持续开展健康影响评价专业知识培训与学习交流活动,不断稳固健康影响评价“三库”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探索具有温州特色的健康影响评价工作路径,努力提升广大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工作背景

自2020年开始,温州市健康影响评价由龙湾区开始试点,逐步拓展到全市9个县(市、区)。在试点伊始,温州市支持鼓励各试点地区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实际积极开展自主探索。由于健康影响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健康影响评价实际操作中,各试点单位均感到技术支撑不足,开展评价工作困难较大、质量不高,亟须在技术协作和技术支撑方面取得突破。在健康温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健康办)的牵头下,温州市依托本土人才优势,勇于开拓创新,在工作体系搭建、评价技术领域展开积极探索,着力打造了“三角”“三库”健康影响评价新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基层单位的评价能力和评价质量。

二、工作思路

(一)分批试点,积极探索健康影响评价的路径和方法

支持鼓励各试点地区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实际积极拓展自选动作。瑞安市在开展《瑞安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健康影响评价时,特邀两位青年代表作为利益相关方,让他们从自身角度切入,参与到政策评价中来,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促使把健康理念全方面融入政府决策、部门施策和群众生活中。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乐清市、瑞安市、平阳县、泰顺县加强与温州医科大学等高校合作,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推动健康影响评价工作规范化开展。温州市本级率先开展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价,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研发重大工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安全保障、卫生保障、交通管理、社区友好、设施功能、愉悦功能和舒适功能七个方面,构建专家评价量表,实现了评价的专业性和操作的简易性的良好平衡,有效提升了重大工程项目的评价效果。

(二)开展培训,不断提升健康影响评价技术能力

充分发挥主办方(市健康办)、协办方(第三方机构、专家学者)、参与方(受培人员)作用,密切合作,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10余场,受训人员涉及工作网络成员、健康影响评价专家共计200余人。多次邀请省级健康影响评价专家赴基层现场辅导,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试点工作的智力资源。

三、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康影响评价“三角”工作体系

在市健康办的统一领导下,温州市组建了由健康影响评价所(健评所)、地方高校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组成的健康影响评价技术合作“三角”,如图1-1所示。具体为:在市疾控中心内部增设健康影响评价所,定位为健康影响评价的技术标准制定者和评价质量控制者,目前有6名工作人员已经到位。地方高校定位为健康影响评价技术研发平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平台。温州医科大学成立了健康中国研究中心,中心设立健康影响评价专业研究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主要为健康影响评价的执行者、服务提供者。三类机构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健康影响评价工作。

图1-1 健康影响评价“三角”技术支撑工作体系

(二)构建健康影响评价“三库”技术支撑

健康影响评价“三库”技术支撑体系中的“三库”是指:由多行业高水平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健康影响评价重点领域专业文献库、健康影响评价案例库。目前市、县两级专家库成员达到315人,其中市级专家库80人,县级专家库235人,市县两级专家实现共建共享。在专业文献库建设上,依托公共文献数据库资源,建立健康影响评价学术成果库和法律典集库两个子库,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根据评价事项的不同,由第三方专业团队对文献进行专业化的整理分析,并制作评前材料供专家评价时参考,后期考虑将该库逐步向社会开放。案例库的建设主要是与县市区、高校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展开深度合作,收集整理健康影响评价案例,并进行归纳提升,形成参考案例。目前,已经收集到120个案例,涉及重要政策、重点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三大类,政策案例库涵盖妇幼健康、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特殊人群权益、体育教育等领域,重点规划涵盖空间发展规划、机构设置规划、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规划等领域,重大工程项目涵盖民生项目、城市公用项目、交通建设项目等领域。

通过构建健康影响评价的技术底座,降低健康影响评价专家参与评价的门槛,极大地提高了评价效率和评价质量。健康影响评价“三库”支撑体系如图1-2所示。

图1-2 健康影响评价“三库”模型

四、工作成效

基于“三角”“三库”健康影响评价模式,温州市先后对12项公共政策进行了评价。从结果来看,由于多数专家提出的评价意见具有坚实的证据基础,公共政策起草部门对评价意见的接受度比较高。其中事前评价总共提出了38条意见,各部门采纳33条,采纳率达到86.48%,部分意见未采纳主要是缺乏上位法支持或财力无法支撑相应的改变。“三角”“三库”健康影响评价技术支撑模式应用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三角”“三库”健康影响评价技术支撑模式应用情况

续表

注:*该政策的健康影响评价为回顾性评价。

比如:温州市在开展《温州市公众场所AED设置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健康影响评价中,专家团队在文献检索中发现,提升AED急救效率取决于AED设置的位置和持证急救员能否快速到达现场施救两个方面,在进一步的评价案例库检索中也有类似的发现。基于已有的证据,专家团队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对AED铺设场所进行优先级排序,并依优先级配置;二是建立AED信息地图,接入市级急救网络体系,以确保急救信息发出后,持证救护员和急救中心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施救。由于证据充分,上述意见被政策起草单位所接受,且借助健康影响评价活动推动了红十字会与市急救中心的紧密合作。

五、展望

(一)加强宣传动员,提高思想认识

当前,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招商引资工作仍是温州市城市综合发展的重中之重,部分领导干部、部门对“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健康影响评价是否对项目引进、项目建设形成制约,存在顾虑;开展此项试点工作,能否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认知上仍不够清晰。甚至有些部门负责人对开展健康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思想认知上有些“瞻前顾后”,认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不大,反而增加了程序,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未来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等各种渠道普及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更多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健康影响评价工作,增强公众“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认识,促进各部门积极主动地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工作。

(二)加强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建设,稳固健康影响评价“三角”工作体系

温州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工作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健康影响评价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协调落实各部门评价责任,从顶层设计、政策层面对部门权责、工作推进、人财物的保障以及监督激励机制等还缺乏明确要求。还需要通过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规范各部门健康影响评价的职责范围与参与健康影响评价的实践路径,约束各部门的权责行为与保障各部门共同利益的合法性,为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体制机制提供法律支撑,为妥善解决跨部门协作中可能发生的合作障碍搭建法律框架。同时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还应随着跨部门合作进程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完善,保证跨部门协作的顺利推行与深化。

(三)加强健康影响评价专业知识培训与学习交流,完善健康影响评价“三库”技术支撑体系

健康影响评价基础研究近几年才起步,目前温州市健康影响评价工具、流程、框架等还处于探索阶段,评价技术支撑较为薄弱,实施的手段方法、涉及的健康影响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健康影响评价涉及多领域,目前专家专业覆盖不全且参与度较低,专家培训和共享机制有待加强。下一步要加强对各部门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的业务指导,每年邀请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专家对健康影响评价工作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各县(市、区)也可根据健康影响评价相关领域内容与实际需要加强各级专家库之间的动态共享,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及时总结与推广健康影响评价优秀案例中的丰硕成果与普适经验,提升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的整体成效与社会价值,并以此不断地更新案例库与文献库,从而强化健康影响评价工作“三库”技术支撑体系。

(四)提升健康影响评价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实现“三角”“三库”良性互动

目前,健康影响评价操作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仍较低,“三角”如何科学、规范地利用“三库”,进而实现操作难度的“降”和评价绩效的“升”。下一步将根据“三库”成员单位在健康影响评价中的角色定位,按照“共建共享、开放合作”的原则推动完善“三库”。即在市健康办的统一领导下,由以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专业机构为主,同时吸纳国内外相关机构,按照各自的专业优势,分工合作,推动实现“三库”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

(五)打造数字化健康影响评价平台,持续推动“三角”“三库”迭代升级

围绕构建更稳固的“三角”和更智力的“三库”打造健康影响评价数字化平台。该平台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让更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第三方机构、政策起草部门、项目承建单位等相关机构更加便捷地参与健康影响评价协作;二是市健康办、市健评所等机构能够对健康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纠正健康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偏差;三是能够实现文献、案例、专家与拟评事项的精准、智能匹配,大幅提升健康影响评价专家的匹配度和文献、案例的适用度。

撰写 施 敏 张 萌 王大勇; 审核 徐水洋)

专家点评

本案例介绍了温州市构建“三角”工作体系、“三库”技术支撑体系的健康影响评价技术支撑模式,探索了具有温州特色的健康影响评价试点工作路径。

本案例的亮点之处在于:①在市健康办的统一领导下,温州市组建了由健康影响评价所、地方高校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组成的健康影响评价技术合作“三角”,三类机构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健康影响评价工作。②由多行业高水平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健康影响评价重点领域专业文献库、健康影响评价案例库组成健康影响评价“三库”技术支撑体系。

点评 孙 桐 施 敏) WfLiyOwt+Ctr8Ken0RJ2EgWbiZzFAXkrJXUCieYYwDvWcXu1wE4c+ssRaHfjwO3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