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浙江省杭州市: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机制建设实践

摘要 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是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贯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体现健康优先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杭州市自2016年启动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的探索,是国内最早由政府层面推动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的城市之一;其智库支撑、数字赋能的特色,使得杭州市最早实现了健康影响评价的数字化。目前,杭州市已形成了体系较健全、机制较完善、流程较合理,具有一定特色的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模式。

一、工作背景

2016年4月,杭州市政府在国内率先把“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写入了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杭州市健康杭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健康办”)将“城市治理框架下健康影响因素前置评估和实际应用可行性研究及推广”作为《杭州市建设健康城市“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推进,并于2017年11月正式启动了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探索研究项目。2019年1月,实施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被列为杭州市委深改委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同年10月,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杭州市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试点实施方案(试行)》,杭州市成为国内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最早由政府层面推动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的城市。2021年6月,依托数字赋能优势,杭州市研发了“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辅助决策系统”,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对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的“数智化”运作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提升部门健康理念

自2017年起,杭州市陆续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相关内容列入各区、县(市)组织部门、地方党校年度各类干部培训课程,并作为健康杭州建设年度考核指标,要求各区、县(市)将大健康主题纳入党校培训课程大纲,积极开展干部培训,提升属地领导干部大健康治理能力和健康影响评价工作意识,推动党委、政府把健康促进作为解决城市健康问题的重要策略,加大健康影响评价工作力度。

(二)完善评价组织体系

依托健康杭州建设领导小组“6+1”大健康共建平台,杭州市建立了由管理主体、责任主体、组织协调主体、技术支撑主体共同参与的健康影响评价组织架构。

明确各级政府作为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实施健康影响评价的管理主体,统筹管理全市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研究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审议和推动健康影响评价工作。

相关政策起草部门作为健康影响评价的主要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开展本部门政策性文件的健康影响评价工作。

各级健康办作为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组建健康影响评价专家库、提供相关咨询服务、负责本区域内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沟通、经验分享以及定期督导,有序地推进健康影响评价工作。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及健康杭州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技术支撑主体,为健康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行业支撑和技术支持。同时,杭州市结合市、县、区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健康影响评价市县两级评价体系。

(三)明确评价操作流程

为提升杭州市健康影响评价工作推进的可行性和规范性,杭州市健康办编制了《杭州市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试点实施细则》《杭州市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试点工作手册》,明确健康影响评价实施路径和操作流程,主要包括备案登记、文件筛选、遴选专家、实施评价、监测评估5个步骤。

(四)充实专家智库力量

杭州市依托健康杭州专家咨询委员会技术力量,根据“卫生健康为主,涵盖各行业部门技术领域”原则,面向市直机关、专业技术机构以及在杭高校,遴选各领域专家组成健康影响评价专家库,根据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对专家库成员进行适当调整与更新,目前已组建涵盖公共卫生、健康治理、社会保障、产业经济等专业领域的专家60余人,基本满足目前杭州市健康影响评价对于行业专家的需求。

(五)创新监测评价体系

杭州市依托城市大脑平台,结合地方电视台“民意直通车”以及地方电台“民情热线”和信访等多方途径,对拟定政策发布实施情况和实施后的健康影响展开监测与评估,掌握政策发布实施的效果、评估政策可能的潜在健康影响、了解相关群体的健康诉求、掌握健康影响因素的长期发展趋势。

三、实施成效

杭州市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自实施以来,组织体系趋于完善,全市所有区、县(市)均已印发评价意见,并建立市县共享的评价专家库。自2020年以来,市本级已经完成各类政策(文件)、规划及项目评价近50件。其中,由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编制的《杭州市公共空间提升规划》全文采纳了健康影响评价意见,为全市优化公共空间建设注入丰富的健康元素;由共青团杭州市委牵头编制的《杭州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对健康影响评价意见的13条意见,全部采纳10条,部分采纳3条,规划的实施对保障青年群体健康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杭州市民政局牵头编制的《杭州市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健康影响评价的18条意见,全部采纳12条,部分采纳1条。由杭州市民政局牵头编制的《杭州市“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对健康影响评价8条意见,采纳了5条。

此外,《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回顾性健康影响评价案例入选2020年度浙江省健康影响评价案例汇编,为地方重大规划开展前瞻性健康影响评价积累了重要经验。《杭州市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办法(征求意见稿)》《拱墅区关于全面实施“春风常驻”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杭州市余杭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报批稿)》《临安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健康影响评价案例入选2021年度浙江省健康影响评价案例汇编,为全省各地市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工作并形成健康影响评价案例提供了典型示范。

四、特色亮点

(一)研发健康影响评价辅助决策系统

2017年11月,为提升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水平,杭州市健康办启动了“基于自然语言人工智能处理技术的杭州市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辅助决策系统”研发工作,通过平台化管理、智能化辅助和可视化操作,为评价主体开展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提供决策辅助。2021年6月,该系统正式发布。目前,该辅助决策系统已初步实现自动识别健康影响因素关键词,自动检索健康影响支撑文献,智能输出相应修订建议等系列功能。

(二)建立健康影响评价合作机制

杭州市健康办与杭州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夯实健康影响评价智库支撑。每年不定期为各区、县(市)健康影响评价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区县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的技术水平。

(三)发挥健康杭州考核约束作用

为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的积极性,杭州市充分发挥健康杭州考核的约束激励作用,将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健康杭州建设年度考核内容。“以考核促提升、以考核促落实”。

健康优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既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健康治理体系的考验,又是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全国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推动下,试点地区的健康影响评价探索工作快速开展,呈现出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局面。接下来,杭州市将充分发挥环境人文优势,挖掘体制机制改革优势,利用数字化优势,加强交流合作,推动自主创新,为全国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试点探索更多杭州经验。

撰写 王建勋 李金涛; 审核 徐水洋)

专家点评

本案例介绍了杭州市系统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工作机制,全面夯实评价技术支撑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为各地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案例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依托体制机制改革优势,率先从政府层面推动开展健康影响评价,建立市县两级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各级政府部门的健康治理能力;二是融合专业技术能力优势,联合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开展学科研究,遴选各领域专家组建专家库,持续夯实健康影响评价智库支撑;三是利用数字信息赋能优势,成功研发健康影响评价决策辅助系统,在提升评价工作效率的同时将评价工作标准化;四是发挥考核约束激励作用,将健康影响评价工作纳入健康杭州建设年度考核,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点评 孙 桐 施 敏) xAwsA8SzB4OJJLYoXNLGnR8iLVf5/77bbKEeuYdzVZJWu+qKgv0Hpnesf5WC2Kp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