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授课技巧

授课技巧是多方面的,教师要注意掌握授课技巧,可将以下八个方面的技巧有机结合起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会形成具有特色的授课方法,在课堂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高效率、高品质的学习效果。

(一)语言表达的技巧

1.基本要求

语言是一门艺术,是表达教学内容的工具,善于表达就会给课堂教学增光添彩。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其基本要求既要丰富生动、又要符合所讲的实际内容。语言不丰富,讲解就单调;语言不生动,讲解就枯燥;而不合内容、不切需要,就会离题万里,反而弄巧成拙。

教师的语言是言语的典范,要使用正规语言,通常指普通话,语法要规范,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精练朴实、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吐字清晰、表达生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可适当幽默风趣,要“脱稿”讲课而不是“念课”;要声音洪亮、语气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克服语病;避免“口头语”和与身份不符的语言,用词不能随心所欲,语音、语调应高低有致,避免平淡单一,否则成为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语速要适中,有间歇,特别是不要越讲越快或越讲越慢,授课节奏有张有弛,前后一致,进度适中,否则给听者一种草草收场的感觉;要始终与学生的思维协调合拍,对重点内容及知识点应加重语气,力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语言表达技巧应具备“六性”

包括:① 叙事说理,条理清楚,言之有据,全面周密,具有逻辑性;② 描述人和事,有声有色,情景逼真,细腻动人,具有形象性;③ 范读谈话,情真意切,平易流畅,真挚感人,具有感染性;④ 借助手势,穿插事例,比喻新颖,生动有趣,富有趣味性;⑤ 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措词恰当,寓意贴切,富有精确性;⑥ 举一反三,弦外有音,留有余地,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

3.肢体语言

是无声的语言,如变化自己站立的位置,运用手势,或轻轻的一划,或重重的一点,动作自如而不做作,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表情自然、富于变化的表情使教师具有亲和力。

(二)时间分配的技巧

授课时间,应心中有数,重点和难点需要时间要长,讲得力度要深,切忌主次不分,重点不清。时间分配要讲究科学性,切忌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把精讲变成了繁讲,以致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影响教学效果,造成任意删减授课内容,“草率收兵”或“随意拖堂”都是不良的教学习惯,应努力克服。

(三)开篇的技巧

教师授课时一般先有开篇,即导言或导入,教师通过运用导入技巧,可采用不同形式的开场白,展示课程内容提纲,目的在于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建立知识联系,逐步展开讲解,最后小结。

导入的方法不胜枚举:如自我介绍、提问、实例和悬念等,开门见山,巧设悬念,故事吸引,名人名言,日常生活以及当今前沿知识等,凡是能引起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方法,都可以加以灵活运用。导入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注意力引入课堂授课内容之中。但它毕竟不是授课的重点,要符合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要具有简洁性、科学性、新颖性,富有趣味性,又要符合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导入仅仅是一个引子,一块抛砖引玉的“砖”,绝不能喧宾夺主。因此,故事要精选,导入“点到为止”。

(四)课堂举例的技巧

适时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实例,往往会将平淡的一堂课变得生动,富有情趣。课堂上一个好的例子,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不但使学生们学得懂、记得牢,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举例也不能太随意,以免起到相反的效果。

(五)课堂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是比较常用的互动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非常重要,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设计的问题必须保持逻辑性、系统性,要注意深浅程度,既不能冒进,也不能保守。提问的数量和方式,讨论的题目和范围都需要课前精心设计,要预想到互动的效果。教学过程中要与教学对象进行讨论和互动,避免“填鸭式”教学,应注意控制课堂节奏。课堂提问可分为以下三种:

1.为讲新课铺路的提问

这种提问可创设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讲清新课内容铺平道路。

2.为突出重点难点而有意创设的提问

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如果遇到了旧的知识,不要直接应用,而应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从而加强教学的系统性和巩固性。

3.总结式的提问

这种提问一般在每节课的小结中进行,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最后,还可以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作示范,以便纠正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六)情感表达的技巧

激情既是情感在行为上的流露,也是教师拥有的爱心在教学上的一种表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激情至关重要。就具体而言,一旦走上讲台,教师就要进入角色,进入状态,尽可能站在讲台前,应面对教学对象,注意与听课者的目光交流,仔细观察听课反应,以便调整讲课方式,不要只盯着屏幕,切忌背对教学对象照本宣科。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用肢体语言,表情不能呆板,声音尽可能激昂。要把课程内容熟记在心,如同表演,教学才会有声有色、有情有趣,也才会有感染力,这样才能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只有当学生把枯燥、陌生的理论教学当成是知识性的文娱表演或知识演讲,并作为一种享受,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迸发出极高的学习热情。

(七)授课小结的技巧

当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应当对所讲的内容及时地进行回忆、重复、串联、归纳、整理,把繁多的知识串成一个思路清晰的知识链,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地进行课堂小结。科学成功的课堂小结,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课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在结束一堂课时,大体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第一是简单回忆,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整理认识的思路;第二是提示要点,进一步强化指出重点、关键内容,有必要时做进一步具体说明;第三是巩固应用阶段,把所学知识变式地、全面地、综合地应用到新的情景中去,解决新问题;第四是拓展延伸,开阔视野,不但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结构,而且抓住知识触角,把课题内容向有关系统或学科联系扩展。当然小结方法不可千篇一律,应“因地制宜”,依据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哪种方法对学生掌握、记忆知识有利就采用哪种方法。顺口溜,顺口、押韵,易于记忆,课堂小结时,对便于用顺口溜进行表达总结的,可以把它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轻松记忆掌握。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课程大纲要点,使学生对讲授的内容框架一目了然,有一个整体印象。总结性图表概括性强,条理分明,一目了然,直观易懂,易于分析比较和记忆。

(八)其他技巧

要预先设计板书并合理采用,适当穿插图片或实物等,加深印象;激光笔点到为止,切忌来回画圈或晃动,课堂教学结束的方式可根据情况选择小结、思考题及作业等多种形式。适当应用双语教学,可以用英文课件进行中文讲授,也可以应用英文题目、英文重点专业词汇或英文小结等。

按照世界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就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一直是医学教育领域不断探讨和实践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突破传统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实现如下四个转换,即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认知的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在课堂上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教师,就要经过长时间课堂教学的磨炼、日积月累地积累知识、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作为教师,每讲一堂课,就要让学生有一节课的收获,一节课的成功就是学生向科学前进了一步。

(樊 洁) FyVT2D1s5d94cHy7i10dY8F81ff4pxT4+i2G6KsToYJO42o8ROsBahWg2ZPmPvV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