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多期扫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以往单排螺旋CT扫描速度较慢,增强扫描期相对单一,对于强化特征不典型的病灶,与肝门区其他病变如肝门部肝癌鉴别困难,常规多期增强扫描更能全面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整体了解病灶的动态强化曲线,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
肝门部胆管癌大体病理分浸润型、外生肿块型、腔内结节型。浸润型最常见,直接征象表现为胆管管壁环形或不规则增厚,管腔呈向心性狭窄或闭塞,肿物延迟期明显强化。外生肿块型直接征象表现为胆管周围肿块,胆管扩张且不能汇合,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肿块轻度强化,延迟期肿块强化明显;腔内结节型表现为胆管内乳头样软组织密度结节,静脉期强化明显。MSCT多期增强扫描延迟强化是胆管癌比较特异的CT征象,有助于与肝脏其他占位性病变相鉴别。多数学者认为肝门部胆管癌多为乏血供肿瘤,内部存在丰富纤维基质和较少细胞成分,而包绕腺腔密集的纤维基质储留对比剂的时间比肿瘤实质长,故CT增强时,早期往往呈现低密度或等密度,而在延迟图像上呈现高密度或相对高密度,此即胆管癌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病灶较小的结节型和管壁浸润型肝门区胆管癌动脉期强化更明显,常为明显环状和结节状强化,这可能是因为较小的肿瘤纤维基质和坏死成分较少、血供相对丰富。门静脉期肝组织明显强化,而肿瘤强化不明显,二者之间密度差最大,多数肿瘤呈现出相对低密度,肿瘤边界较动脉期显示更为清楚,利于病变范围的观察。最新文献报道,胆管癌肿块在平衡期2~5分钟已开始强化,6~8分钟时密度已超过肝实质而逐渐呈现高密度,10分钟时相对高密度达高峰,15分钟以后密度逐渐下降,更长的延迟时间对肿块检出无明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