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 导致原发性遗尿症的病因主要有五方面
——遗传、抗利尿激素水平不足、唤醒障碍、膀胱功能障碍、排尿训练不当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 储尿、排尿 功能在膀胱,但 产生尿液 在肾脏, 指挥 在神经系统(中枢)。

正常情况下,体液经肾脏反复过滤,尿液经输尿管流到膀胱,膀胱充满以后,由膀胱壁上的神经元收集信号,经脊柱内的 交感神经 传给大脑,孩子找一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厕所),大脑发出指令给膀胱括约肌,肌肉收缩,尿液排出。

不论哪个器官功能失常,都可以导致遗尿症的发生。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大量研究表明,导致孩子遗尿的原因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遗尿,下面一一讲解。

原因一:

遗传。 遗尿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孩子的父母都曾是遗尿症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75%的概率会患遗尿症。假如只是父母中任何一方曾为遗尿症患者,他们的孩子有50%的概率会患遗尿症。这类孩子通常在达到父母停止遗尿的年龄时,便会不药而愈,也有可能更早康复。遗传基因定位在13号染色体22q11上。中医学认为,遗尿与脏腑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如膀胱发育延迟、功能薄弱,特别是肾、脾、肺虚弱而引起。

原因二:

抗利尿激素水平不足。 正常儿童,夜间分泌抗利尿激素是白天的2.5倍,在凌晨01:00—02:00时达到峰值,可使夜间尿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不会遗尿。遗尿的孩子夜间分泌抗利尿激素水平低,不能把夜间的尿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夜间产生的尿量增多,超过膀胱的容量,因此遗尿。

抗利尿激素可以调整尿量,正常儿童夜里睡眠稳定后,身体会大量分泌这种激素,因此在夜里睡眠期间尿量就减少了,就不用上厕所,可以一觉睡到天亮,而且早晨醒来的时候,也不必像刚刚治好遗尿症的孩子似的着急上厕所,因为在晚上只存储了很少量的尿液,根本不会尿急。相反,遗尿患儿夜间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不足,在夜间就会产生大量尿液,胀满膀胱,导致遗尿。

让遗尿患儿住院,检查后会发现遗尿患儿在夜里睡眠期间的尿量很多。我曾经检查了一位15岁重度遗尿症的孩子,一晚上排出了950毫升尿液。

一般来说,小学生全天的尿量为1 000~1 500毫升,而夜间的尿量都在200毫升以下,这种程度的尿量是不会导致孩子遗尿的。但遗尿患儿晚上的尿量是正常儿童的4倍以上(800毫升),一晚上甚至遗尿3~4次。据此可以判断,每晚遗尿1次的患儿,夜间尿量为200毫升以上;每晚遗尿2次的患儿,夜间尿量为400毫升以上。所以说,遗尿的次数和遗尿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原因三:

唤醒障碍。 遗尿孩子的 膀胱充盈 收缩感知功能不全 以及 过度疲劳 致使睡眠过深,导致唤醒障碍,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这类遗尿孩子唤醒之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的。大人把尿湿床的孩子抱起来,换上干衣裤和床单,孩子仍然不醒,等到第二天早晨醒来,对尿床的经过完全没有记忆。

原因四:

膀胱功能障碍。 有两种情况。

其一,膀胱功能性容量小。正常儿童膀胱的容量足够大,足以储存一晚上产生的尿,不会遗尿。遗尿孩子产生尿量超过膀胱的容量,由此而遗尿。我对遗尿儿童进行膀胱容量的检查发现,尿床孩子的膀胱功能性容量均不同程度地小于正常儿童,平均要小50%。

其二,敏感性膀胱(对贮尿的敏感性高)。这类孩子膀胱长期处于收缩状态,一有尿马上就尿,常常白天或睡前尿频、尿急,甚至尿失禁。

原因五:

排尿训练不当。 主要是孩子小时候长期戴尿布、穿纸尿裤,有些家长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替孩子接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容易发生夜间遗尿。 nmMI941i+N35X3OLgm92wIAU6nkjRGJml0xG76LI3zvEX1XFRpA2RgaOOhWrHWv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