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综合评分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综合评分法

综合评分法是建立在专家评价法基础上的一种重要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根据评价目的及评价对象的特征选定必要的评价指标,逐个指标确定评价等级,每个等级的标准用分值表示。然后以恰当的方式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并选定累积总分的方案以及综合评价等级的总分值范围,以此为准则,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决定优劣取舍。

二、综合评分法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评价指标

结合医学实践经验,在查阅、参考大量可靠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待评价对象的定义及特征来确定综合评分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能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某个现象或特征的代表性指标。

(二)确定各评价指标各级的分值

先制定出各项评价指标统一的评价等级,然后制定出每项评价指标每个等级的标准,再确定每个等级的分值范围,供评分时参考使用。常用的确定指标等级分值的方法有:

1.专家评分法

由专家或专家组根据有关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确定各等级的分值。一般按评价等级的优劣顺序采取从高分到低分的取值原则,高分为优、低分为劣。多用于定性或半定量资料的评分。

2.离差法

在计算某指标的均数与标准差的基础上,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划分评价等级并分别赋以分值。例如,若某指标以取值大为优,取值小为劣,则可分别以均数加减不同倍数的标准差订出评价等级,并分别赋以高低不等的分值。多用于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评分。

3.百分位数法

在计算某指标各个不同百分位数值的基础上,采用以某些特定的百分位数值来划分评价等级并分别赋以适当的分值。如,对某高优指标分别以 P 97 P 84 P 50 P 16 P 3 等划分评价等级,并分别赋以相应分值。此法多用于分布不明或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评分。

4.标准分法

其原理与离差法制订评分标准相同,但评价等级可分得更多更细。现以10岁男生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之一——立定跳远评分为例,说明其步骤。

(1)计算某地10岁男生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

(2)以20分制为例,计算立定体跳远的成绩在 范围内评分每增减1分的递增或递减的成绩间距为:△ S =2×3 S /20=6 S /20=6×15.34/20=4.6cm。

(3)规定立定跳远平均成绩的评分为10分,以△ S 为间距向上累加,每增加△ S cm,增加1分;向下递减,每减少△ S cm,减少1分,列成表格,即为该地10岁男生立定跳远成绩评分表,如表4-1所示。表4-1同时也给出了10岁男生立定跳远成绩100分制的评分表,评分方法和20分制一样,在这里不赘述。

表4-1 某地区10岁男生立定跳远评分表

5.分组指数法

是一种在综合考察多个有关指标的基础上,对某项指标的优劣程度进行评分的方法。例如,根据学生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对各项运动能力指标进行评分的方法,即属此法。

使用分组指数法对学生单项运动能力成绩评分时,先在分组指数表(表4-2)中查到相应的年龄、身高和体重的指数,求出指数和,然后根据指数和确定相应的组别(表4-3),然后根据所属组别与测验成绩在单项分组指数评分表(表4-4)中查出应得的分数。

例:欲知某年龄为12岁零2个月(146个月),身高153cm体重45kg的初一男生引体向上测验成绩为5次时应得分数,步骤如下:

(1)查表4-2:年龄146个月,指数为5;身高153cm,指数为10;体重45kg,指数为8。指数和为23,查表4-3,该生属第四组。

(2)查表4-4:第四组5次引体向上对应的分数为80,应评为80分。

表4-2 分组指数表(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三年级)

表4-3 分组指数表(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三年级)

表4-4 引体向上(次数)按指数分组评分表(男生)

续表

(三)确定指标权重

参照第二章相关内容确定指标权重。

(四)确定综合评价总分计算方法

常用的综合评分法总分计算方法有:

1.累加法

将各评价指标(项目)所得评分值相加,以其和为总分,然后按总分高低确定评价对象的优劣顺序。此法简单易行,但有时不够灵敏。其算式为:

式中 S i 为各项目得分; n 为评价项数; S 为总分。

实例见表4-5。

表4-5 累加评价法实例(理论性科研成果综合评价)

2.连乘法

将各评价指标(项目)的评分值相乘,以其连乘积为总分,然后按总分高低确定评价对象的优劣顺序。此法使各对象总评分值的差距加大,更加一目了然,且灵敏度较高。其算式为: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实例见表4-6。

表4-6 连乘评分法实例(某医疗新产品开发方案)

3.加乘法

将各评价指标(项目)按其内在联系分为若干小组,首先计算各小组评分值之和,再将各小组评分值连乘,以其连乘积作为总分,据此决定评价对象的优劣顺序,此法为以上两法的综合。其算式为:

式中 S ij 为第 i 小组第 j 个项目的评分值; n i 为第 i 组评价指标个数(二级评价指标个数); m 为指标组数(一级评价指标个数)。实例见表4-7。

表4-7 加乘评分法实例(科研成果评价)

续表

4.加权法

对各评价指标(项目)按其相对重要程度分配权数,然后以前面提到的累加法,连乘法或加乘法累计总分,据总分高低排出优劣顺序。该法使评价重点突出,虽计算较繁,但结果较为可靠。其算式为:

公式(4-4)、公式(4-5)中 W i 为第 i 项指标的权重;公式(4-6)中 W ij 为第 i 小组第 j 项指标的组成权重。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经过以上四个步骤处理之后,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待评价对象的总分,对综合评分法得到的总分进行排序分析,能够描述和区分出各个评价对象的优劣(分类)或者等级高低。

综合评分法是一种较为简便而可靠的综合评价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科学的各个领域,以少年儿童生长发育领域、临床医学领域及卫生事业管理科学领域应用尤多。

第二节 应用实例

例4-1 在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评价中的应用

坂野雄二等为了评估儿童少年体质发育、智力发育的水平,采用综合评分法对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1.选择不同年龄儿童智力评价项目及单项评价分数,不同年龄的评价项目如表4-8~表4-12所示。对待测试的儿童,逐表逐题回答问题,表中合格标准这一列中,“/”右边数字代表该单项问题总数,左边数字代表至少能正确回答的问题个数。回答程度若符合表中合格标准,该题记1分,不符合表中合格标准,则记0分。因此,每个年龄用表的满分为12分。

表4-8 2岁儿童智力测验问卷表

表4-9 3岁儿童智力测验问卷表

表4-10 4岁儿童智力测验问卷表

表4-11 5岁儿童智力测验问卷表

表4-12 6岁儿童智力测验问卷表

续表

* 此题根据中国文字实际情况有所修改

2.选择评价儿童智力总分累积方式及各等级的分数范围,采用累加法合计总分:即将某儿童对各年龄用表(共5张表)的智力测验得分相加,得出智力测验总分,以此作为智力状况的评价依据。显然,总分最高分为60分。某4岁零3个月的儿童各年龄用表得分记录见表4-13。评定智力等级的标准见表4-14。

3.对个体儿童进行测验与评价,据表4-13可以看出,该儿童得分总分为33分,据表4-14可见该儿童智力发育等级为3,结论为智力发育一般。

表4-13 某4岁零3个月儿童智力测验得分记录表

表4-14 智力等级评定标准

注:相应于1,2,3,4,5等的智力状况分别为智力发展相当慢、稍慢、一般、稍快、相当快

例4-2 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在超声诊断某些恶性肿瘤、宫腔疾病,以及围产医学的临床实践中都用到过综合评分的评价方法,在此以李明明等提出的二维、三维超声综合评分法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价值为例说明。

宫腔粘连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殖预后。而对宫腔粘连严重程度的判断决定了临床治疗方式。二维经阴道超声和三维经阴道超声的应用对宫腔粘连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李明明等联合使用三维及二维经阴道超声,将三维图像、二维内膜厚度、有无异常回声此3项超声参数作为检查指标,分析超声综合评分法在诊断宫腔粘连并对宫腔粘连程度进行分级的临床价值。

1.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某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22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三维图像、二维内膜厚度、异常回声3项超声参数作为检查指标,将以上3个因素根据超声图像分别赋予0~3分。见表4-15。

表4-15 超声综合评分表

2.选择评价宫腔粘连总分累积方式及各等级的分数范围。对照评分表,采用累加法合计总分作为超声综合评分总分,并确定:0分为正常,1~3分为轻度宫腔粘连,4~6分为中度宫腔粘连,7~9分为重度宫腔粘连。

3.对患者进行诊断评分。例如患者王某,三维超声显示局部内膜缺损,范围<1/4宫腔长度,二维超声显示内膜厚度为4mm,厚薄不一,回声不均,内膜内见小片状低回声区域,范围<1/4宫腔长度,与肌层分界清。结合表4-15,该患者超声综合评分为1+2+1=4分,为中度宫腔粘连。

4.分别对每一个患者进行诊断评价,并与病理结果(“金标准”)进行比较。

分别对122例患者进行诊断评分,并与每一个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轻度、中度、重度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74%(33/43)、74.15%(38/51)、64.29%(18/28)。二维、三维超声综合评分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见表4-16。

表4-16 超声综合评分法评分与病理结果

例4-3 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

综合评分法在卫生事业管理中应用广泛,包括在基层防疫站及基层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在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应用、在医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等。兹以其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为例说明。

某单位为全面考察科研课题水平高低、完成情况、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设计了评分量表(表4-17)进行评分,并分别乘以各指标的权重后用累加法求加权总分,以高者为优。

表4-17 科研课题评分量表

(杨芳 胡明) 2b1qCh+HTsj6hPJbQoJROsPK/oXzH67mkKEBqQwVEMhmuZ7jmCwx+ylNTB+AjQu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