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痔微创技术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肛垫理论和肛垫下移学说的提出,人们对痔有了新的认识,治疗也由彻底将痔切除转变为尽可能保留肛垫结构,通过手术使脱垂肛垫复位,以达到尽可能不影响精细控便能力的目的。传统痔环形切除术等破坏性大、并发症多的术式已逐渐被淘汰,同时,涌现许多出新的痔的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愈合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主要包括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选择性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和多普勒超声引导痔动脉结扎术(Doppler guided hemorrhoid artery ligation,DGHAL)等。

一、痔微创术式

(一)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于1993年由Longo首次完成,通过环形切除痔组织上方的黏膜和黏膜下组织,吻合后使脱垂的痔团上提,同时阻断痔区血供,从而缓解痔团脱垂和出血症状,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手术不切除痔团本身,尽可能地保护了局部解剖结构;在感觉神经丰富的肛管和肛周不留切口,减轻了术后疼痛;吻合位于肛管直肠环上,肛门括约肌损伤的概率相对减少。

(二)选择性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

选择性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是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痔的微创手术。通过永久平行关闭和开环式扩肛器设计,可准确定位目标组织,选择性切除痔上黏膜组织,既不损伤肛门括约肌,又保护了肛垫和非痔区黏膜组织,更加符合肛管形态和生理,有效预防术后大出血和吻合口狭窄。该手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根据痔核的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选择性切除脱垂部分的痔上黏膜和黏膜下层,保护了正常的黏膜桥,减少了手术创伤,最大限度保护肛门的精细感觉和收缩功能,具有微创、无痛、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三)多普勒超声引导痔动脉结扎术

1995年,Morlirtoga报道了一种治疗痔的新方法,即多普勒超声引导痔动脉结扎术,是一种集超声探查、缝扎手术为一体的新的诊疗技术。利用多普勒超声对直肠上动脉分支准确定位并结扎,由此减少进入肛垫的血液,降低肛垫压力,达到缓解出血、疼痛的目的,同时通过结扎操作对脱垂肛垫起悬吊、复位的作用,结扎后局部还会出现慢性炎症和纤维化,从而固定肛垫。该手术不用刀,不适感甚微,不用切除痔组织,无创伤,无术后并发症,对肛门功能不产生影响,安全、有效,是一个低侵袭的微创外科手术。

二、手术指征

1.适用于Ⅱ~Ⅳ期环形内痔、多发混合痔、嵌顿痔、以内痔为主的环形混合痔。

2.适用于Ⅰ~Ⅲ度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内套叠。

3.也适用于年老体弱、合并有内科慢性疾病等不能承受其他手术的患者。

4.PPH、TST一般不用于孤立的脱垂性内痔。

三、手术风险及并发症

1.大出血

术后出血常见于吻合口渗血、量少,但也有搏动出血,引起术后大出血,多在3点、11点位置,与吻合口感染或距离齿状线太近有关,出血较多,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

2.直肠阴道瘘

较罕见,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由前壁荷包缝合过深,损伤直肠阴道壁,并发感染导致。

3.吻合口感染

较少,但也有由术后盆腔感染导致死亡的报道。

4.黏膜下感染

可能与手术操作窗口的污染或黏膜下血肿继发感染有关。若发生黏膜下感染,应足量有效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行切开引流。

5.黏膜下血肿

可能与在缝扎痔动脉血管时缝针刺破血管有关。

6.肛缘水肿

可能与缝扎位置过低有关。给予清热利湿、活血镇痛的中药坐浴,如痔疾洗液坐浴,或微波局部照射治疗即可。

(李春雨) hD6JpfP23p2yHNRGTmOc4/dbVYPTV6E4nRp49fOjYdhYu3dpWO3ppFT/KebofO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