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病史采集

一、症状采集

(一)便血情况

便血是肛肠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指有血液自肛门排出。具体情况包括有无便血,有无疼痛,有无脓血,是鲜红色还是暗红色,是滴血还是喷血等。便血可以有淡红色、鲜红色、暗红色、黑色或隐性出血(如隐血),既可以出现在手纸上也可以在便盆中或两者皆有。不同年龄的患者便血的原因也不同。大肠出血多与粪便混合呈黏液血便或脓血便,粪便色暗红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结肠息肉病、结肠癌、结肠憩室等,常伴有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腹胀腹痛,肠套叠则伴有腹部剧痛,癌症便血则伴有恶臭。肛门出血多为单纯鲜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常见于内痔、肛裂、直肠息肉和出血性直肠炎。内痔便血或滴血或射血,或附于手纸和粪便上;直肠息肉便血量少,排便次数和性质无改变,但息肉有时自然脱落则便血较多,两者均为无痛性便血;肛裂便血量少,仅附于手纸或粪便上,伴有排便困难和周期性疼痛。

(二)疼痛情况

肛门末梢感觉神经非常丰富,痛觉极度敏感,许多肛门直肠疾病均引起肛门直肠疼痛。不同的肛肠疾病,肛门直肠疼痛的性质也不同。

1.血栓性外痔为持续性灼痛,由血栓刺激末梢感觉神经导致。

2.混合痔血栓形成或内痔嵌顿引起肛门水肿而剧烈胀痛。

3.肛裂为周期性撕裂样剧痛,在肛管后部,由粪便干硬、排出困难、用力排出时刺激裂口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

4.肛周脓肿疼痛逐渐加重,为胀痛至跳痛。

5.炎性外痔、肛瘘感染多呈肿痛伴有渗出或脓液。

6.肛门直肠癌为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

7.肛门异物为持续性刺痛并随着括约肌收缩而加重。

8.肛门神经痛,痛无定点,时轻时重,并伴有失眠等神经症。

(三)排便情况

排便情况与肛肠疾病的关系密切,也是问诊的重点之一。正常粪便质软成形,排便畅通,无疼痛及出血,每周不应少于3次。问诊内容包括粪便性状、次数、排便是否通畅及是否伴有黏液脓血、有无沟痕或异味等。很多与便秘有关,如肛裂、痔、直肠脱垂、肛门直肠感染等可与其有直接关系;长期便秘,肠道毒素吸收增多,使结直肠肿瘤发生的风险增高。

(四)肛门肿物脱出

导致肛门肿物脱出的病因主要为直肠末端及肛门疾病,主要有内痔脱出,直肠脱垂,肛乳头瘤,肛门直肠肿瘤(以带蒂肿物多见,如直肠息肉、直肠管状腺瘤、部分肛管直肠癌等)。肛门肿物脱出最常见的病因是内痔脱出,通常患者会主诉肿物在排便后能自动复位或需手法复位;其次为直肠脱垂(俗称脱肛)、直肠内带蒂息肉脱出。其他常见病因包括皮脂腺囊肿、脂肪瘤、肛乳头肥大、皮肤乳头状瘤和尖锐湿疣、梅毒等性病改变。当不能肯定肿物的良恶性时,必须行病理检查。

(五)肛门分泌物

肛门分泌物的常见表现是肛门潮湿、黏液感并容易弄脏内裤,有时伴有肛门周围瘙痒或刺痛感,多见于肛周脓肿自然破溃后流出,或肛瘘感染脓液由外口溢出,粉瘤合并感染化脓破溃流出。流水多为炎性渗出或分泌物增加导致,肛门松弛,腺液外渗;米泔水样多为结核性肛瘘、肛周湿疹、接触性皮炎、炎性外痔、肛窦炎及肛乳头炎。黏液较多为炎性肠病。分泌物多,可能是直肠狭窄。如有恶臭可疑直肠肛门恶性肿瘤、术后肛门创面渗出等。患者既往可能有肛门部手术史并已造成肛门畸形,也可能是手术、意外伤或产伤造成肛门括约肌或盆底神经永久性受损,导致肛门闭合不严。因此,准确询问病史对诊断十分重要。

二、病史采集

1.既往史

有无活动性肺结核、出血体质、过敏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炎和肝硬化等,对确定能否手术、防止术后出血、选择麻醉方式有所帮助。确定有无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统疾病,以便防止术后合并尿潴留。

2.手术史

询问既往治疗经过、是否做过手术、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并分析复发因素,对制订治疗方案有帮助。

3.生活史

嗜食烟酒、辛辣食物,受潮、便秘、腹泻、月经、妊娠、分娩等多为内痔、肛裂等致病因素。

4.相关症状

有无便血、瘙痒、疼痛、脱出、发热、黏液血便、肛门坠胀,排便次数多少等情况,对明确诊断有所帮助。

(林树森) dWt+2KA1jefvJLmhyZpeNzCa2G3EY8RtRfjHJv8d2b0UoSmbugMZYGhr/OlsLYr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